234 第229章 228三品可拓展机缘动静之衡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执剑而行,那主要是与外敌战斗搏杀时的模样,平时自然还是经史子集,琴棋书画之类。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剑如其字,剑如其人,观其笔墨,便仿佛有韬韬剑气跃然于纸面之上。
    而儒家咏诵一脉修士的字画,便平和许多。
    “贵派乃道家符箓派之圣地祖庭,符箓可通鬼神天地,向上古溯源,与我辈读书人的学问,颇有相通处,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向雷道长请教其中学问。”张徽言道。
    雷俊:“殿下太客气了,这是贫道的荣幸。”
    这位大唐太子殿下遐想:“听闻南荒巫门亦有礼乐,同我中土道、儒有异曲同工之妙,真希望将来有机会参研一二。”
    他身旁一个身材挺拔的儒服青年点头颔首:“主要是巫门神舞一脉。”
    张徽眼前一亮:“正清,记得你二叔之前随大将军一起去了南荒?”
    儒服青年应声答道:“京中来信,托陛下和殿下洪福,二叔已经返回京城。”
    他显然知道太子殿下对什么感兴趣,是以先前通信时专门请教过家中长辈:“据二叔说,巫门神舞一脉祝祭舞乐,虽不如我大唐礼乐文明昌盛,但亦有独到之处,所成鬼神祭阵,沟通天地,也有借法自然之神妙。”
    张徽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神情中不自禁流露出向往之色。
    雷俊旁观,视线扫过张徽身旁几个年轻人。
    方才这接话的青年儒生,名上官正清,乃上官一族子弟,是如今的太子伴读之一。
    上官一族乃大唐武勋世家之首,家学渊源,几乎可称如今大唐第一武道世家。
    张与上官一体,多代联姻下几乎不分彼此,唐廷帝室掌握的诸多武道绝学传承,都是同上官一族共享的。
    不过,上官一族也并非限定族中子弟只能修习武道,亦有少部分在其他方面有天赋的人,朝不同方向发展。
    上官正清,便是修习儒家道统,自幼便是太子伴读,与太子张徽年龄相若,几乎可以说是一起长大,其母正是帝室张家之女。
    真要算亲缘关系,他和浔安王张穆幼子张子烨相比,同太子张徽之间,还不好说谁远谁近。
    这趟随张徽一起出京的太子伴读,一共四个年轻人。
    除上官正清和张子烨外,还有青州叶族子弟叶嵩。
    这位,正儿八经同太子张徽是表兄弟,其父同张徽之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都是如今青州叶族族主叶炎的子女,叶嵩乃叶炎嫡孙。
    不过相较于这三人,雷俊反而更关注第四人。
    原因不是此人背景多么雄厚,恰恰相反,是他背景太普通了。
    同学们都是什么皇族子弟、勋贵子弟、世家嫡孙。
    而这最后一位小朋友,就雷俊所知,乃是寒家子弟出身,一年前还在新开的学宫就读,最近才新调到东宫为太子伴读。
    听说,是太子奉陛下旨意在学宫上课时结识的小伙伴。
    联系女皇新开学宫和近年来大力提拔庶民子弟的动作,这个名叫孟少杰的年轻书生,想不惹人关注都不行。
    再联想太子与之非常谈得来,自然也叫不少人猜测,太子殿下这是受了自家姑母的影响。
    但有个小问题……
    孟少杰的资质,相对平庸。
    倒不是说他当真就是庸才。
    严格地讲,孟少杰不差,不说天才妖孽,也算个可造之材。
    龙虎山天师府有蔺山在学宫任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