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三王批语处置和调令本卷终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什么?当然是有好处啊。
    冀元秋跟黑龙军关系匪浅,耒阳军跟在黑龙军屁股后面做事,妥妥的顺风仗。
    对于他们这些弱一些的军队来说,即便是跟在黑龙军身后分到些汤喝,那也足以吃个五饱六饱。
    喝了个开场的三杯,黄朝阳便退出宴席,不再和众将士一起,而是来到城主府后方一处花厅。
    黄朝阳走进去花厅后,周围的帘幕被拉上,上面还有一些符咒隐藏其中,隔绝偷听。
    内部则是早就摆好了更为丰盛的宴席,不过座位却只有三个。
    除黄朝阳之外,便是耒阳商会的会长易志文,以及他的儿子易志杰。
    “黄将军,恭喜将军旗开得胜,满载而归!”易志文和儿子,也着了甲。
    只不过他二人这套装束,颇为花里胡哨,带着南蛮军队的部落风格。
    “多谢易会长。”黄朝阳不敢怠慢,弯腰降杯。
    因为他是冀元秋的狗,但这位却是冀元秋的合作伙伴。
    他一饮而尽,见易志文也喝完,点了点头,这才坐下。
    “易会长来时,可还顺利?”黄朝阳小心翼翼的问道。
    “放心。”易志文点头道,“我借的是一支奴儿军的名额,下次开战,这支奴儿军就会牺牲。”
    奴儿军,是归化的蛮军统称。
    大周在进攻的时候,也收俘虏,当初赵兴在火龙关就曾以夏靖的名义,接受了庞光耀的投诚。
    庞光耀后来成了正式武将,但他这种待遇,只是个例。
    实际上,大周对蛮将、蛮军,颇看不起,主流思想便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归化政策,明确规定,投降的俘虏,编入次籍,不算正式的周民。
    之后若有立功者,可酌情转正籍。
    但蛮军蛮将,立功条件也相当苛刻,正常大周将士,砍一个人头如果是100战功,那蛮军蛮将,就只有50战功,甚至更低。
    若没立功,只投诚过来的?
    得两百年后,孕育几代人,完全认可大周,把自己当大周人了,才会获得正籍。
    也就是说有资格可以考公、当官,被纳为气运王朝的一部分。
    实际的情况是,奴儿军很惨,有好打的仗,轮不到他们打,大周自己的军队都不够分功劳的,怎么会让给投诚的异族?
    难打的仗,那就是炮灰先上,死亡率非常的高。
    易志文为什么说让黄朝阳放心呢?
    因为他冒用的是一支奴儿军的名额,他来过,他回去。
    然后下个月,或者不久后,冒用的这支奴儿军将士,必然会死掉。
    低品的奴儿军将士,根本不可能被转为阴神,根本不好查。
    另外,黄朝阳打下洋江城后,迟迟没有建立神庙,故意拖延了神庙工期。
    加上过境的路线都是梁王党的地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易志文在战场上畅通无阻,但他就从来没上过战场的记录。
    眼下还算有些收敛,毕竟梁王还没上台,之后可更加嚣张。
    易志文在梁王倒台后,龟缩了一段时间,花了不少钱才脱身。
    两治时期,景帝无心朝政,一心生娃。
    武帝初期,他的儿子易志杰变得更狠,不止卖物,连奴儿军中的异族他都卖。
    他为啥敢嚣张?因为按照惯例,新皇登基,为稳固人心,都是会延续老爹的政策。
    比如文皇帝的第一个年号,是承恩,承蒙太祖之恩。
    景帝的第一个年号,承安,承蒙文皇帝的治理,天下安宁,年号里面,也大有讲究。
    鼎新和景新,这一段中间时期,才是新皇帝做事的时候。
    原本以为武帝会承继其父的政策不变。
    结果武帝上位第一个年号就是【元狩】,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于是上辈子嚣张没多久的易志杰和赵老爷,就一齐被老柳给砍了。
    “那就好、那就好,易会长深思熟虑,哪用得着我多问,我该罚。”黄朝阳,只敢坐半个屁股在位置上,不停的讨好着易志文。
    他升官快,也知道是怎么升上来的,这位他可不敢得罪。
    他吹捧了好一会,见易志文不耐烦了,便马上开口说正事。
    “易会长,货物都装船完毕,就停在洋江城外的山谷中。”
    “黄将军深得冀大人器重,不过我还是得多问一句,这中间可有什么异常,有无出现过纰漏。”易文杰问道。
    您放心,船是报废的船,人是用的奴儿军。”黄朝阳低声道,“哪次我都是亲力亲为,不敢有任何怠慢。”
    “那便好。”易志文露出笑脸,这才再次举杯,“黄将军辛苦,我敬你一杯。”
    “不敢,当是我敬您。”黄朝阳连忙起身,双手举杯。
    …………
    外表破烂的赤虹战船,在荒野上空飞行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