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凌大侠,向兄,你们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有失远迎还望见谅,快快有请”,陈宣快步上前拱手行礼道。
这两天快快有请几个字他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这辈子加起来都没这两天多的。
他们把贺礼递给边上的...
山风穿过幽谷,拂过新碑,将最后一缕湿意从石面轻轻卷走。那行诗句在晨光中泛着微润的青芒,仿佛刚被泪水洗过,又似是大地自身吐纳出的叹息。远处溪水潺潺,一只白鹭掠过水面,惊起几片浮萍,倒影里竟隐约映出千年前战火焚城的画面??转瞬即逝,如同记忆的残响。
墨尘脚步未停,肩头落了一片桃花瓣,他未曾察觉。苏璃却伸手轻拂,指尖微颤,像是触到了某种久远的痛楚。“刚才……你听见了吗?”她低声问,“那溪水的声音,像不像有人在念《源纪》?”
墨尘驻足,侧耳倾听。风中有诵读声,断续而缥缈,不来自近处,也不属于此刻。那是无数亡魂共同低语的余音,藏于草木之间,寄于流水之中。他们早已明白,这世间再无一处真正寂静之地??只要还有人记得,万物皆可为书页,风雨雷电皆成章句。
“听得见。”他轻声道,“每一滴雨落下时,都在重复一个名字。”
苏璃望着他侧脸,忽然觉得眼前之人已不再只是那个曾在月下吹箫的孤客。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山坡上,竟与历代守源者的轮廓重叠在一起:有披发跣足的老者,有身负铁链的少女,有怀抱残卷跪拜于雪中的少年……他们的身影一一浮现,又悄然隐去,仿佛只是借他的身形完成一次短暂的回眸。
“你说,我们真的能放下吗?”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压着千钧之重,“不再背负‘阴维持明’的宿命,不再做谁的接引者、守护者、牺牲者……就只是……普通人?”
墨尘转身看她,目光如春水初融。他抬手,摘下一片飘过的柳絮,放在掌心,任其随风而去。
“若连忘记都算不得自由,那自由便不存在。”他说,“但我们不必忘。我们可以带着他们一起走??不是以枷锁的形式,而是以灯火的方式。就像你现在听见的诵读声,不是痛苦的回荡,而是生命的延续。”
苏璃怔了片刻,忽而笑了。那笑容清澈如泉,竟让周遭林木也为之轻摇。
两人继续前行,穿林越岭,直至一处荒废多年的驿站前。屋檐倾颓,门板半塌,唯有院中一口古井尚存,井口爬满青苔,绳痕深陷石壁。墨尘俯身探看,井底黑不见底,却有一丝极淡的金光缓缓流转,宛如沉眠的眼瞳。
“这里曾是第七印‘心渊’的支脉节点。”他回忆道,“百年前一场大战后,整座驿站被抹去记忆,连同三百名信使一同陷入沉睡。他们本该传递一封关于‘源识复苏’的密函,却最终无人记得自己为何停留。”
苏璃蹲下身,指尖轻触井沿。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一名年轻女子伏案疾书,泪滴落在纸上;一位老驿丞默默烧毁家书,只为不让私情干扰使命;一个小童躲在柴房里,偷偷背诵父亲临终前教他的三句话??那正是《源纪》开篇第一段。
“他们都还记得。”她喃喃道,“哪怕被封印,哪怕失忆,心底最深处,仍留着一点火种。”
井中金光骤然明亮,一圈涟漪自底部升起,竟逆流而上,化作一道水柱腾空而起,在空中凝成三百个模糊的身影。他们静立半空,衣袍残破,眼神空茫,却又隐隐透出一丝清明。
墨尘取出玉箫,却不吹奏,只是将其横举胸前,向众人深深一礼。
下一瞬,箫身上的符纹自行亮起,如星河奔涌。那些沉睡的灵魂仿佛受到召唤,纷纷抬手抚胸,口中虽无声,唇形却齐齐开合??他们在默诵《源纪》的誓约。
>“不惧长夜,不贪永生;惟愿人间,灯火常盈。”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三百道身影同时化作点点金光,散入天际。有的飞向北方边陲,落入戍卒梦中;有的坠入江南书院,点亮学子笔尖;还有一缕悄悄绕过群山,缠上那名正在小庙中翻阅《源纪》的少女发梢。
井水归于平静,仿佛从未有过异象。
“他们完成了交接。”墨尘收箫入袖,“不再是被动的牺牲品,而是主动的传灯者。”
苏璃仰头望天,阳光正穿透云层,洒在她眉心朱砂之上,那一抹红竟微微发烫,似有血脉苏醒。
“我的力量……还在增长。”她说,“不是因为继承了什么,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记住过去。每一份记忆,都是对‘阴维’的滋养。”
墨尘点头:“所以第八印的本质,是一场共鸣。当千万人心中共振出同样的信念,《源纪》就不需要固定的容器了。它会像雨水渗入土壤,无声无息地生长在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心中。”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马蹄声。
一队商旅自官道而来,车上堆满竹简与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