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锣鼓喧天迎海瑞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44章锣鼓喧天迎海瑞
    第二天上午,朱翊钧在紫光阁听完宋公亮的汇报,沉吟不语。
    他起身站在敞开的窗前,看着外面的湖光山色,过了许久才缓缓说道:「宋卿,你是办案的老手。
    凭你的经验,你觉得幕后黑手会是谁?
    反对考成法的那些人,还是滦州太原的那些人?」
    宋公亮咽了咽口水。
    皇上,你这不是为难我吗?我觉得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觉得是谁。现在你一点态度都没表明,我怎麽猜啊?
    猜不准,我很为难啊。
    迎着朱翊钧炯炯有神的目光,突然脑海里一闪。
    皇上此前交代过,锦衣卫办案,一定要办成铁案。
    什麽是铁案?就是人证物证确凿,铁证如山,让人信服,这才叫铁案。
    铁案才不会被人非议和怀疑。
    还切切交代自己,锦衣卫镇抚司办的是大案要案,一定要以证据为根据,大胆猜测丶小心求证,最后把所有的证据和信息串在一起,形成证据链。
    现在的侦办条件可能做不到,但是锦衣卫办案,就要先心存这份正念,才会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假冤错案。
    这些话在宋公亮的脑子刷刷闪过,瞬间明悟。
    宋公亮大声答道:「皇上,臣觉得幕后黑手之说,还只是猜测,真正证据确凿的是冤案受害人,结夥报复制造冤案的刑部贪官。」
    朱翊钧看着宋公亮,满意地点点头:「宋卿,就应该是这样,一切以证据说话,要是什麽案子都胡思乱猜,那我们离真相就会越来越远。
    先以手上的证据暂下决定,先给朝野上下一个交代。但是这件案子,锦衣卫还要继续查,顺着现有的线索继续查。逃走的那两人,尽快抓回来。」
    宋公亮小心地问道:「皇上,要是查出新的证据?」
    「查出新的证据,就推定出新的结论。这没有什麽好丢人的。基于掌握的证据进行推定,总比没有证据胡乱猜测要强。」
    「臣遵旨。」
    朱翊钧顿了顿又说道:「宋卿,丁士美的案子查得怎麽样?」
    「回禀皇上,正在侦办中,预计下月可以结案。」
    「结案?好。」
    宋公亮离开没多久,张居正来了。
    「张师傅来了,快请坐。」
    等张居正行完礼坐下后,朱翊钧开门见山说道:「通州驿站的案子,锦衣卫宋公亮已经向朕禀告了。」
    张居正心里一缩。
    「宋卿说,根据现有的证据推定,此案是冤案受害人伺机报复,案卷已经移交给顺天府警巡厅。」
    受害人伺机报复?
    张居正暗地里舒了一口气。
    移交给顺天府警巡厅?
    皇上的意思是这事低调处理?
    那也好。
    低调处理,对大家都好处。
    朱翊钧继续说道:「江苏巡抚海瑞前晚正好在通州驿站,遇到这件事。他上了一份奏章,弹劾你和方逢时。
    张师傅,你看看吧。」
    张居正已经从方逢时那里知道了情况,心里不慌。
    他接过海瑞的奏章,看完后,心里感激不尽。
    朱翊钧说道:「张师傅,皇爷爷曾经对朕说过,大明纯臣,当属海公。海公这份奏章的良苦用心,张师傅要记在心里。」
    「回禀皇上,臣一定会铭记在心。」
    「张师傅,海公奏章的建议说得对。这个离职审查要执行,先从在任期间经手财务入手,进行审查。
    上司和接任者要切实督促审查,如果离职审查不扎实,让贪官蒙混过关,亏空就得由接任者来背,上司也要受连带责任。」
    离职财务审查,其实中国古代一直有的,只是交接时清查官库帐目。
    官官相护,再加上稀烂的会计制度,这项制度名存实亡,最后造成的巨大亏空,不了了之。
    朱翊钧要张居正执行的离职审查,跟现代离职审查近似。这就需要有完善的会计制度,还有执行的决心和力度。
    「至于上次跟张师傅说的政务追溯倒查制度,先把离职财务审查执行到位了再说。」
    张居正心里一凛。
    皇上这两招,比自己立限考事丶以事责人的做法更狠啊。
    难怪当初自己兴冲冲拿着考成法找到皇上时,他并不吃惊,甚至还流露出先凑合着用的神态,原来皇上心里有更完善丶更严格的官吏考课制度。
    暂时没有拿出来,拿自己的考成法先做开路先锋。
    层层加码,温水煮青蛙。
    「臣遵旨!」
    张居正又禀告道:「皇上,各地秋闱即将开始,礼部陆续拟定各省乡试主考官,名单已经呈报西苑。
    此次秋闱,是皇上御极第一次乡试,也是明年会试的基础,事关重大,臣请皇上垂训明示。」
    前两天在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