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02章朕给你们指出一条发财之路
    朱翊钧先喝了一口温茶,润了润喉咙。
    这一讲起来,就不是那麽简略了。
    「首先朕觉得,经济农作物,如这菸草,就是一项很好的振兴地方经济的手段。」
    「经济农作物,菸草?」
    张居正四人有些明白朱翊钧的用意。
    「对,在贵州丶云南大量种植菸叶,那里的气候和环境适合种植菸叶。
    再在贵阳丶昆明丶长沙丶成都建立四家卷菸厂,生产出的卷菸,不仅供应当地,还可以远销其它地方和海外。
    刚才朕说到了经济农作物,四位师傅,你们能理解经济农作物的意思吗?」
    张居正四人齐刷刷地摇头。
    「朕认为,便于进行工业生产,从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为工业产品的农作物,就是经济农作物。
    菸草可以做成香菸,算;玉米土豆可以酿酒,算;桑树可以养蚕吐丝,算;葡萄可以酿酒,算;棉花丶麻可以纺纱织布,算。
    农作物变成工业产品,最大的好处有两个,一是高附加值,就是原本不怎麽值钱,经过工业生产,值钱数倍十几倍。
    二是便于运输。农作物易腐烂,存放有期限,不利于长途运输。变成工业品,可以放一年丶两年丶好多年,就非常便于运输了。
    便于运输就便于流通交易,就能运到远地,卖出更高的价格,从而获得更高的附加值.」
    张居正捋着胡须,不停地点头。
    「皇上一席话,让臣恍然开悟。农作物确实有以上毛病,不便运输,卖不起价,百姓们只能多种粮食,先果腹填饱肚子再说。
    粮食够吃,但是缺钱啊,极度地缺钱。
    内阁的一条鞭法财税改革,迟迟无法全面推行,只能在数省试点,就是因为百姓缺钱。
    皇上教诲得极是,我们推行改革,新政必须利民益民,不能害民,改到后来居然给他们增加负担。
    这是万万不可取!
    现在皇上指点我们,各地可以试行经济农作物,真是让臣等拨开云见天日!」
    张居正转头看向胡宗宪丶赵贞吉丶谭纶和杨金水,感慨不已。
    「内阁也知道兴办工业的好,赚钱!朝廷赚钱,商贾赚钱,劳工赚钱,就连转运的民夫也赚钱。
    正如皇上所言,一家工厂,不仅仅看它工厂里的劳工,还要看它上下游形成的产业链,各处提供的赚钱机会。
    可以说,一家有规模的厂,可以带活一个地方。滦州上海为何如此财大气粗,如此兴旺,就是厂子多。
    但兴办工业也是有条件的,不可能遍地开花。云贵川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兴办工业真是妄言。
    不兴办工业,如何让百姓们挣到钱?
    经济农作物!
    今日得皇上一番点拨,臣又被推开一扇商户。
    真是让臣跳出桎梏了。以前臣是趴在地上寻找强国富民之策,被皇上教诲后,臣终于知道站到楼顶上去寻找,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犯只顾眼下利益丶损害长远利益的毛病。」
    朱翊钧和众人哈哈一笑。
    「张师傅又在夸朕了,难得啊。记得嘉靖年间,朕在西安门书堂读书,很少听到张师傅夸朕啊。」
    众人笑得更开心了。
    张居正边笑边在心里嘀咕。
    皇上,你心里就没点数吗?
    你例行交给世宗皇帝的作业,还是臣帮你做的,你只是抄一遍。
    那会臣真没那麽厚的脸皮夸你啊!
    朱翊钧继续往下说。
    「徐贞明和徐渭正在西北大力推广玉米和土豆,兰州农科所不断培育新的良种,在甘肃丶陕西西部和宁夏,种植这两样作物的土地越来越多。」
    「土豆?」赵贞吉很好奇地问道,「皇上,这又是什麽新作物?」
    「这也是西班牙人在巽洲发现的农作物。葡萄牙人把它带到了天竺和满剌加,我们的人把它带了回来,择优培育。
    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耐寒耐旱,适合砂质土地,产量高。跟玉米一样,都是西北最适合的农作物之一,就是吃起来稍微麻烦一点,需要削皮,发芽发青的要去掉」
    朱翊钧看到赵贞吉点点头,又继续说道。
    「西北种植土豆和玉米,除了可以补充口粮之外,就是用来酿酒,杂粮酒口味虽然很一般,但是便宜,几经蒸馏,可以酿出高度酒来。
    高度酒啊,草原高原等苦寒地百姓们的最爱之物。
    朕的设想是,西北种植土豆玉米,还有葡萄丶药材等农作物做辅助。西南广种菸草丶土豆丶玉米和红薯等经济作物。
    西北用土豆玉米酿酒,西南除了菸草之外,也可以大量酿杂粮酒这些酒的市场是哪里?漠南漠北草原,吐蕃旧地乌斯藏以及西域。
    当年俺答汗千方百计想跟大明开边互市,最渴望得到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