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更不是一般人,不是宗室藩王,就是哪家勋贵。
反正拔根汗毛都比自己大腿粗。
王大锤五个手下也跟着跪倒在地,什麽情况虽然不知道,可对面的实力太清楚了。
一直沉默着的杨金水出声了。
他左手指着王大锤,点了又点,许久才开口:「王大锤啊王大锤,你真是个狠人。什麽人你都敢敲诈啊!」
俞巧莲什麽人?
别人不知道,身为内相之一的杨金水心里跟明镜似的。
被陈太后悄悄召进西苑唱戏,不仅如此,后妃和皇子皇女都是掩护,专门把皇上请来。
为的什麽?
有心人都知道,西苑病逝了顺妃和恭妃,加上近两年没有后妃显怀,陈太后在想办法给西苑后宫里塞人。
她选中了俞巧莲。
只是皇上态度不明,大家也就装作什麽都没发生。
至于陈太后为什麽选中了俞巧莲,一个戏子,杨金水大致猜测了一下。
一是俞巧莲来自安徽民间,背景关系非常简单。不像此前七位后妃,身后都有各种关系。
背景关系简单,皇上也容易接受。
其次知子莫若母。
陈太后跟皇上做了二十年母子,关系非常亲近,多少知道皇上的心思。推荐俞巧莲,陈太后肯定动过一番心思。
不管如何,俞巧莲都是陈太后看中的人,有机会进西苑成为嫔妃。
王大锤居然敢敲诈她。
除此之外,明明还有一桌人可以让你耍威风,偏偏选中有四位皇子皇女的这一桌。
你不是狠人是什麽?
很快,安保总局的一位便衣特工带着一队警卫军进来,把王大锤及其手下押走,其他看热闹的闲杂人等也全部赶走。
「俞老板,请坐!」朱轩妮像个大人似的,「董管事也请坐。」
俞巧莲有些晕,懵懵懂懂坐在朱轩妮的对面。
「俞老板,那天在西苑梨园,我看过你唱戏,《女驸马》和《孟丽君》。我就坐在台下,靠得最近。」
俞巧莲惊地腾地站起身来。
旁边迟疑地刚坐下的董理身子一激灵,也跟着站起来。
怎麽回事?
杨金水在旁边介绍道:「这位是长公主,这位是大皇子丶二公主丶二皇子,在下少府监杨金水。」
董理双腿一软,幸好扶住了桌子,这才没有倒下。
他跟王大锤一样,还以为是哪位藩王或勋贵府上的郡主世子,想不到是皇子皇女。
俞巧莲盯着朱轩妮看了一会,觉得眼熟。
那天朱轩妮穿的是袄裙正装,头发也截然不同,恍如另外一人。
「公主请恕民女眼拙,一时认不出来。」
「没事,请坐。」朱轩妮大大方方地说,「今天我就奔着俞老板来的。」
「奔着我?」
「对,我准备做一个关于戏曲演员目前现状的社会调查。俞老板的黄梅戏唱得真好听,让我印象深刻。
所以我第一个就想起来。」
俞巧莲和董理小心翼翼地坐下。
「社会调查,怎麽调查?」
「就是实地看看。
目前来看,戏曲演员的现状很不好,左有戏院行规压榨,右有地痞流氓敲诈,十分堪忧。
以此类推,可见社会上对父皇定下的『文艺工作者』不以为然,骨子里还视为下九流。
这样不行。
嘉靖四十一年开始,父皇在世宗先帝的支持下实行新政。那时商贾和工人的地位也非常底下。
唯利是图,无产流氓,贩夫走卒经过十几年,现在截然不同,已然成为建设新大明的中坚。
文艺工作者也应该顺应时代,提高地位.」
朱轩妮的话让俞巧莲和董理听到目瞪口呆。
我在听哪位内阁堂官做报告吗?
这些话从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嘴里说出来,怎麽这麽违和呢?
都听说皇上早慧,七八岁就明白许多事理,由世宗皇帝手把手地教导政务。
难道早慧也有遗传?
这边警卫长把张大发和长安戏院东家蒲岭东押了过来。
蒲岭东是闽商一员,只是随着泉州港两头不靠,日渐衰落,闽商势力也逐渐式微。
靠着以李贽为首的闽籍官员背景和资源,在京师里还能混口汤喝。
只是最鲜美的汤有人拿走了,只剩下罗马街这般跟泉州一样两头不靠的地方,留给蒲岭东等闽商。
蒲岭东和张大发走到跟前,噗通一声跪下,对着杨金水连连哀求:「小的们刚才有眼无珠,得罪了公公,还请恕罪。」
杨金水端着茶杯,低头垂眉,慢慢细品。
你们不仅刚才有眼无珠,现在也是瞎子。
这桌子上坐着四位皇子皇女,偏偏向我请求,你们什麽意思?
他们年纪再小,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