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抢抱大明粑粑粗腿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看不透。」
    赵贞吉心里猜到了些,但他不好说出来,只能劝慰道:「叔大,且看看,想必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张居正长叹一声,无奈地拱拱手,与赵贞吉告辞,钻进马车里,转去内阁。
    唉,摊上这麽一个皇上。
    以前当他的老师,心累;现在做他的国相,更累。
    西苑紫光阁,胡宗宪和谭纶很快被召来。
    紧急的军事事宜,朱翊钧找他们两位商议就迅速定下,胡宗宪奉诏回戎政府开始执行,需要内阁协助的,由兵部尚书谭纶回去协调。
    紧急又重大的军事事宜,除了他们两位,朱翊钧还会把戎政府五位都督,或都督同知丶参谋局都事一并召集进西苑,开会商议。
    「汝贞公,二华先生,坐。李春,你把紧急军情念念。」
    「遵旨。」司礼监秉笔太监兼管西文字房李春拿着几份军情文书念了起来,「朝鲜观国政使司来报,朝鲜国王上书,请求入朝觐见皇上。」
    朝鲜属于刚刚平定,境内还有零星乱贼,处在扶上马丶送一程的「观国政」时期。
    又身负监视日本动向前沿基地,大明在境内驻扎了大量水陆两师,所以朝鲜过来的奏文题本,直送司礼监西文字房,抄送戎政府。「朝鲜国王好好的怎麽要入朝觐见?」朱翊钧问道。
    「回禀皇上,」胡宗宪答道,「朝鲜观国政使吴君泽的禀文说的很清楚,完全是朝鲜甫一安定,又陷入党争,朝鲜国王不厌其烦,同时又为了解决自身危机,这才起了入朝觐见的心思。」
    胡宗宪细细一说,朱翊钧这才明白,朝鲜君臣刚进王京汉城,满城的残垣断壁还没收拾好,闻讯聚集起来的朝鲜士子文官们,就在明军工程营搭建的木屋棚子里吵了起来。
    百废待兴,多少官位等着大家分。
    能从两年多民乱熬到现在的,都自诩是朝鲜忠义之臣。为老李家守了两年多的节,现在终于复国了,必须犒劳重赏。
    于是这群忠义之臣为了议政府的官位吵得面红耳赤,当场上演全武行。
    领议政和左右议政丶左右赞成丶六曹判书,以及「无关紧要」的高级武职由明国上使指定,这无可非议。
    但是凭什麽你能做大司宪,鸡儿大吗?
    那你又为什麽能做承政院都承旨,就凭你头发多吗?
    两三百位朝鲜仅存的文官士子,天天吵,夜夜斗,还分成北人丶南人丶东人丶西人和江华等党,就像斗鸡一样,斗红了眼。
    王大妃沈氏,即上一位朝鲜国王的王妃也不甘寂寞,在后宫开始指手画脚。
    我吃了这麽多苦,我的亲戚也跟着吃了这麽苦,现在优待一下,又怎麽了?
    现任朝鲜国王李昖,是上一任朝鲜国王李峘的侄儿。当初能即位,是奉王大妃沈氏的旨意,大义压下来,李昖也直呼扛不住。
    斗了几个月,朝鲜朝堂上斗了一锅粥。地方恢复民生的政事,全部甩给观国政使司衙门。
    吴兑带着叶梦熊,考试选拔朝鲜寒士,简任为地方官员,朝鲜人不够,就从国内选拔秀才和公学学院学子。
    然后在聚集逃民,开荒种地,恢复民生。
    朱翊钧一听,心里乐了。
    居然还有这等好事!
    朝鲜硕果仅存的士子文官们,全聚在汉城朝堂斗鸡,吴兑和叶梦熊可以趁机把朝鲜各地民政接管了。
    现在朝鲜军队完全掌握在明军手里,要是地方民政也被逐渐掌握接管,就可以实现全面大明化。
    日本这个逆子,可以慢慢炖烂了再收拾。
    但是朝鲜能收就收。
    现在又天赐这等大好的机会。
    两年多的民乱,各地豪强世家丶儒生士子大部分死于乱军之手,部分投降苟且下来的又以从贼罪名,被官军斩杀。
    现在朝鲜本地豪强世家仅存的两三百名阿猫阿狗,不着急去收拾地盘,聚拢民心,却被朝堂上一顶顶耀眼的官帽迷花了眼,窝在汉城内斗。
    斗吧,使劲地斗吧,等你们斗明白了,就发现一切都晚了。
    等胡宗宪介绍完详情,朱翊钧马上说道:「现在大明已经收复大同江以北地区。原本给了朝鲜君臣恢复国体的机会,可他们不中用啊。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大明就笑纳了。
    密令观国政使司,以恢复民生为藉口,全面教化,收拢民心,争取五到十年,把朝鲜国变成朝鲜布政司。
    汝贞公,戎政府的谍报侦查局要全力配合。嗯,朕也会传旨给杨金水和宋公亮,叫少府监和锦衣卫也全力配合。」
    「遵旨!」
    胡宗宪和谭纶毫不迟疑地地应道。
    把朝鲜国变成朝鲜布政司,这又是一桩灭国设省的天功。
    皇上用这样的天功来考验大明官员,哪位官员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胡宗宪还想着能不能在致仕前进封国公,创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