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腰杆子很硬的内阁和张相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28章腰杆子很硬的内阁和张相
    「吴淞造船集团四个造船厂,去年下水世子帆船一千吨级二十六艘,五百吨级二百三十五艘,吴淞船四百一十七艘。
    京畿造船集团去年下水世子大帆船一千吨级十四艘,五百吨级一百一十四艘,吴淞船二百一十三艘。」
    听到这些数字,众人惊讶又欣喜。
    果真是革命,这麽多的棉布丶钢铁丶机器还有船只,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从万历元年万历帝带着张居正巡视滦州后,内阁丶戎政府和御史台组织了大批官员去参观学习。
    连宣徽院也组织了蒙古左右后翼各部的千户丶百户们,到太原或滦州参观
    今日会议室里的都是大明高级官员,很多一般人看不到的新式机器,新式船只,他们都有看过,也亲眼目睹过这些机器和船只的实际使用。
    搬山移海丶开天辟地,这些文人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涌现出非常夸张的词语。
    他们知道其中的威力,现在又听到有这麽多数量,心里忍不住激荡!
    张居正还在继续说。
    「京畿造船集团原本是我朝最大的造船企业,可是去年造船数量比隆庆三年少了许多。
    因为它最大的造船厂,葫芦港造船厂正在向秦皇岛搬迁。同时还分出一部分力量,在金州组建第三家造船厂.
    经过一年半的艰苦施工,京师到天津的京津铁路,京师到秦皇岛的京秦铁路,已经修建了二百六十七公里,预计能在万历五年全线通车」
    大家听到这里,有些诧异。
    为什麽皇上和张相如此执着于修这铁路?
    重视的如同他们的亲儿子一般。
    牛拉马拽的有轨车,运载量确实也大了不少,可也就是那样啊,犯不着这麽重视啊这样投入啊!
    修铁路太费钱了!
    难道大明收服了蒙古,多了漠南漠北草原上无数的牛马,为了给这些牛马创造就业机会,就这样豪横地砸钱?
    少数知道内情的人,默不作声。
    「以上数字,是大兴工商的成果。
    但是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数据非常多,分门别类,错综复杂,怎麽整理这些数据,把它作为规范税收丶振兴经济丶制定国策的重要依据呢?
    皇上提出了一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就是把大明国民,在大明境内以及境外创造的价值,统计核算,汇算成一个总数。
    包括农业,非农业的工业丶矿业丶金融丶运输等等各领域皇上详细讲解后,我们是茅塞顿开,这个统计方法好啊。
    这不仅仅包括农业丶工商等产值,还包括田地清丈,皇上把它叫做经济普查,不仅要摸清田地农业家底,还要摸清工商等各产业家底。
    家底摸底叫经济普查,人口摸底叫人口普查。还要统计各地方,各企业的经济状况.这些繁琐的事谁来做,本相在常务会议上决定了,新设一个统计局,专门收集统计大明家底数据,直属于内阁,由长史代管。」
    众人没有做声。
    这个机构一听就是没有什麽权柄的苦差事衙门,没人感兴趣。
    「好了,非农税收说完关税丶企业税,本相继续说盐糖茶酒专卖税。计三千四百四十四万六千七百圆,占百分之三十点五。
    听上去很高啊。」
    众人纷纷点头,确实有点高。
    「高就很正常。隆庆年间,盐税一年就超过一千五百万圆,糖丶茶丶酒三项专卖税也都不低,加在一起超过两千五百万。
    但是万历元年猛地超过三千万,这是为何?」
    张居正扫了一圈众人,户部右侍郎丶兼管榷易司(盐糖酒茶专卖局)庞尚鹏开口道:「摊丁入亩,地丁银以及一条鞭法。」
    众人听到摊丁入亩四个字,心里就在打颤。
    徐阁老为首的江南世家为何被一扫而空。
    他们虽然一直反对新政,但是多是嘴巴在嚷嚷,朝堂上也是处于下风,只能搞些小动作,无法掀起大风浪。
    可皇上还是决然地兴起大案,株连数万人。
    等到江南三大案一结束,朝廷马上开始实行摊丁入亩,开收地丁银等更为激进的新政举措,这时朝野上下才反应过来。
    摊丁入亩,开徵地丁银,反对最强烈的必定是这些拥有大量田地的江南世家。
    皇上懒得跟他们瞎比比,先下手把他们铲除,然后就可以安安静静实行更激进的新政了。
    太狠了!
    张居正此时又开腔了,「对,庞少南说得很对,摊丁入亩,开徵地丁银,以及实行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就是此前的人头税,摊入到田地里,转为田赋,不再收人头税。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就是把此前百姓们需要承担的徭役丶杂役全部合并,折合成银子徵收。
    此前本相还有些犹豫,但是看到工商大兴后的成果后,下定决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