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30章永久牌自行车
    这里是顺天府良乡县地界,跟宛平县城和京师五城只隔着一条卢沟河,几十里路程。
    四乡八村有不少亲戚住在宛平县城和京师五城。
    现在经济搞活,经常有乡民们结伴,赶着驴车牛车,把自家的果蔬和农副产品,运到宛平和京师五城去卖。
    每年端午万寿节,也会有不少乡民结伴去京师南苑游玩,开开眼,过过瘾。
    所以这里乡民们颇有见识,一眼就看出官道上这一行人骑得都是京师时兴的自行车。
    缝纫机丶自行车,谁家要是有这两件物件,非得活活美死。
    这两件物件,缝纫机到处有卖的,就算是宛平和良乡县城的百货商店都有卖的。
    只是价格偏贵,买得起的人不多。
    自行车就显得十分稀罕。
    据说是今年才时兴的物件。抬腿就走,骑上它翻山越岭,平坦大道丶田间小路,都能轻松驾驭。
    几十里路说话间就到了,非常便利,在乡民们眼里,是一件非常神奇的物件。
    不仅贵,数量还特别少,就算是京师五城里,也只有寥寥几家店铺在卖,价格还让人咋舌。
    不过据隔壁村二大爷说,他侄媳妇的姑姑的三大爷的四表兄的外甥,在滦州一家工厂当工人,前些日子回乡探亲,说滦州那边厂矿,有不少人开始骑这个自行车。
    还说厂里准备给今年的年度红旗突击手丶优秀和先进工人,发放自行车当奖品。
    那个外甥还说,这自行车就是卢龙制造局下属的卢龙车厂产的,牌子叫永久。
    乡民农户们插着腰,羡慕地看着官道上骑着自行车飞驰而过的一行人。
    前后两伙人,大概十馀人,都骑着一水崭新的自行车。
    真是叫人羡慕!
    部分有志向的乡民们,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等今年秋收,把最后一茬麦子收完,自己也扛着包袱,去找份活干,多挣些钱回来。
    而今圣天子在位,世道昌明,百姓们日子越来越好过。可种田只能填饱肚子,饿不死冻不死而已。
    可现在市面上的好东西越来越多,看得人眼花缭乱,心里直痒痒。
    香菸,酒水,糖果,牙膏,香皂,雪花膏,五颜六色的花布,暖水壶,蜂窝煤炉,缝纫机,自行车,钟表
    谁都喜欢,尤其是男女年轻人,看在眼里都拔不出来了。
    进一回城,都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来平复心绪。
    可是这些物件都需要用钱去买。
    现在能吃饱饭,穿暖衣,能过上老辈人嘴里的太平日子,可年轻人们的苦恼却越来越多。
    老的基本欲望被满足,却有更多的新欲望被勾了起来。
    挣钱!
    挣多多的钱!
    这成了乡镇许多年轻人的念头。
    对于良乡县乡镇百姓们来说,挣钱的机会其实有很多。
    近的可以去京师五城。
    那里还在搞大建设,需要许多的建筑工。不需要你识字多少,肯卖力气就行。
    还可以去北京南站宋村货场扛活,那里急缺脚夫力工,也只需要你肯卖力气。
    要是小时候上过私塾,识得些字那就更好。想离家近,去天津;想福利好,去滦州。
    这两处的厂矿天天招人,只是现在的要求提高了,要求识字,不再像以前,有把子力气就可以。
    不用跋山涉水去天津和滦州应工。
    滦州和天津在京师丶河北丶山东丶河南丶陕西省会和各郡治,上海在安徽丶浙江丶江苏丶江西丶两湖省会和各郡治都有办事处,由驻那里的商号公司兼顾,常年招人。
    只要初试合格,凑足一定人数,一并送回滦州丶天津和上海。
    田间,有位小伙一手扶着杵在地里的锄头把,一手抹着额头上的汗,看着远处骑着自行车远去的一行人,心中畅想着。
    自己识得字,肯定能进滦州丶天津和上海的厂矿。
    上海太远了。
    天津近,可滦州的福利好!
    去滦州干上一两年,成为「正式工」,然后骑一辆自行车回来,也能像这些人一般神气。
    到那时,自家的门槛都要被媒婆踩烂。
    其他姑娘自己看不上,就稀罕燕台村的春妮,她可是方圆百里有名的俏姑娘。
    嗯,成亲后大娃叫什麽名字呢
    小伙子还没给自己与春妮所生的大娃想好名字,后脑勺挨了一凿栗。
    吃痛下意识一转头,看到自己的父亲站在后面,脸色不善地骂道:「看人家骑个车都能看出神,你有什麽出息?
    想买啊?好好种地!
    不好好种地,不要说这铁軲辘车,就是屎你都吃不上!」
    小伙子悻悻地挥动着锄头,继续弯腰在田间干活,心里忿忿不平。
    想不到我追求幸福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的亲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