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再探老城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个男的,三十岁出头,穿件白色西装,梳个小油头,他来过这栋公寓,也进过你这屋,别跟我说你不认识他。”
    “侬讲的是阿铭……”梅太太脸一红,忽然迟疑了,“他……他是我弟弟……”
    “弟弟?”赵国砚等人互相看了看。
    一个常年守活寡、风韵犹存的阔太太,突然冒出个不务正业的弟弟?
    这事儿不消细想,只需看看梅太太那副反应,便能猜到其中的风流隐情。
    如此说来,那个名叫“阿铭”的白西装小分头,就不是所谓的梅先生了。
    赵国砚有点儿意外,但也并非无法接受。
    事实上,江连横等人从未当面问过梅太太,她先生到底是不是那个白西装男子。
    他们只是恰好碰见,那男子隔三差五地出入梅太太的房间,便想当然地认为他就是所谓的梅先生。
    眼下情况有变,赵国砚转而却问:“你刚才说,你男人在法捕房当差?”
    “对,他还是黄探长的门生呢!”梅太太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似的,急忙说,“黄探长侬晓得吧?不要把事情闹大,不然我先生――”
    “你男人不是吃白相饭的么?”
    “是吃白相饭的呀,所以才在法捕房当差嘛!”
    梅太太没有撒谎。
    整个十里洋场,无论是法租界,还是公共租界,所有在巡捕房里当差的,十之八九,全都是吃白相饭的臭流氓,而在沪上,说一个人是吃白相饭的,也毫不跌份儿掉价。
    而且,梅先生在法捕房里,只是个地位卑下的“包打听”,这身份说出来,甚至还比不上“吃白相饭的”脸上有光。
    此前,江连横等人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杜镛和张小林身上,未免忽视了黄麻皮的老柴势力。
    赵国砚顿觉事情渐渐明晰起来,于是连忙追问:“你男人多长时间没回来了?”
    “他?”梅太太忽然有些忿恨,“他总也不回来,最近快有一个月了吧,我晓得他在外头养女人!”
    “那你们最近也一直没联系?”
    “最近通过两次电话。”
    “啥时候?”
    “我想想……记不太清了,哦,好像是在三金公司出事以后,他给我打过一次……”
    “他跟你说啥了?”赵国砚问。
    听着对方的口音,梅太太心里渐渐生出些许不好的预感,迟疑了片刻,却说:“他问我家里最近有没有人租房子,租多久,讲他有几个朋友要过来住。”
    赵国砚双肘拄在膝盖上,身体前倾,直勾勾地盯着梅太太,忽然抬手指了指她身边的杨剌子。
    “夫人,你最好跟我说实话。我这位兄弟,发起疯来禽兽不如,连爷们儿都不放过,你懂我意思吧?”
    杨剌子闻言,不禁抿了抿嘴,闷声接下了这盆脏水。
    梅太太吓得不轻,连忙赌咒发誓道:“不不不,我讲的都是实话,他只是跟我讲,如果租客退房的话,要马上通知他,他再安排朋友过来住。”
    “那他朋友来了么?”
    “没有。”梅太太摇了摇头。
    赵国砚缓缓直起身子,心下若有所思。
    显然,青帮“三大亨”的耳目远比预想中的更早,便已经注意到了老城厢公寓这边的情况。
    只不过,或许是因为还不够确定,或许是因为消息传递滞阻,也有可能彼时正在全力应对斧头帮,总之并未有所行动。
    但有一点还不够确切――他们到底是如何顺藤摸瓜,找到了老城厢这条线索。
    赵国砚接着问:“所以,租客搬走那天晚上,你给他打过电话了?”
    “打过。”梅太太噤若寒蝉,试探着问,“、几个是江先生的朋友?”
    赵国砚不搭茬儿,径直问道:“夫人,你知道那天晚上闸北火车站出过啥事儿吧?”
    “我晓得,可我听人讲……出事的是个叫什么王老九的人呐。”
    赵国砚摆了摆手,转而又问:“是谁你就不用管了,说说你那个弟弟吧,你有没有他的照片?”
    梅太太正想摇头,可一见身边的杨剌子,便又立刻改变了主意,说:“有的,我给侬找一找,不过阿铭已经有好几天没来过我这里了。”
    杨剌子笑道:“没事儿,以后我来。”
    梅太太浑身一颤,佯装没听见,接着就去床头柜里翻找起来。
    不多时,一张夹在书页里的小照片就被递了过来。
    赵国砚接过来一看,只见照片中的男子略显年轻,但那股油头粉面的派头,倒确实符合江连横的描述了。
    他将两张照片揣进里怀,再无其他可问,于是便说:“夫人,今晚――”
    “今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梅太太无师自通,急忙表态道,“放心,我什么都不会讲,真的真的,侬放过我,我什么都不晓得,只是打了一通电话而已……”
    杨剌子和老解相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