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会盟三剑客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戴秋生知无不言,当场介绍了几句口中这位“粤帮”头马。
    按说,这小子跟王怀猛之间差了一辈儿,可他论说起来,却是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从他口中得知,这位“粤帮”头马王怀猛大约四十多岁,之所以落得“闹天宫”这么个名号,全因当年在公共租界替“粤帮”打下虹口区这片地盘儿时,作风刚猛,战无不胜,不仅强压下了其他商帮、会馆,甚至还当街打杀了两个华人巡捕,顺带一个红头阿三。
    想当年,这事儿闹出的动静极大。
    怒杀洋人的行径,搁在线上而言,拿出去吹一辈子也不过分。
    不过,也正因为此事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惊动了巡捕房洋人总监,以至于“粤帮”原本渐渐平定下来的局面,差点儿由胜转败,好悬没被洋人直接连锅端了。
    幸亏那些已经转入庙堂的“粤帮”前辈,关键时刻念及同乡情谊,动用人脉关系,从中斡旋作保,这才免于一场空白忙。
    所以,这“闹天宫”的名号,既是说王怀猛敢打敢拼的能耐,也是说他敢打敢拼惹出来的祸端。
    话到此处,江连横和王老九不免有些困惑。
    “按你的说法,这‘闹天宫’应该算是个大蔓儿,怎么从来没听过这号人物?”
    戴秋生连忙笑着解释道:“主要是这事儿已经过去好几年了,而且王怀猛当初抢地盘时,事情做得太绝,不留情面,‘粤帮’找人保他,其他帮会就找人害他,最后僵持不下,双方互相妥协,王怀猛以后不得再踏进十里洋场半步,最多只能在江东对岸混饭吃,否则江湖不容。”
    闻听此言,江连横忍不住默然点头。
    所谓江湖纷争,听起来仿佛惊心动魄,实际上也不过是几条街区内的械斗而已,到底小了。
    人不在了,那些所谓的快意恩仇,其实根本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寻常百姓慢慢淡忘,因为总会有后生崛起,抢了前辈的风头。
    “那也就是说,眼下这个‘闹天宫’回来,其他帮派也跟着默许了?”王老九问。
    “九爷,现在的情况,跟以前不同了。”戴秋生喝了口茶水,“现在的十里洋场,凡事青帮做主,他们只要点头,其他帮派当然没有二话了。”
    江连横接过话茬儿,问:“那‘闹天宫’回来以后,‘粤帮’应该是让他当家?”
    “这倒也未必。”戴秋生说,“这个王怀猛能打归能打,弟兄们也愿意跟他出生入死,但这人不懂钻营,脾气硬邦邦的,靠他打架还行,但要真想跟着他混,恐怕得勒紧裤腰带才能过日子了。真要论挣钱,还是得看程茂龄,最差也得赖春宝。”
    江连横听了,默默地将“粤帮”这三位的关系铭记下来。
    戴秋生撂下茶碗儿,接着又重新看向王老九。
    “九爷,总而言之,这位王怀猛可是个狠人,但他也有他的问题,这人就是个引信捆起来的炸药桶,只要一搬出来,就容易收不住,所以我还听说,‘粤帮’内部对于要不要请他回来,还稍微有点争议呢。”
    王老九点了点头,忽地又朝站在身后的陈立宪比划了一下。
    “我听立宪说,炸三友会酒楼那晚,好像还有个胖子,嘶,立宪,你跟他说说当时的情况。”
    陈立宪应了一声,随即又将当晚的情形略述几句,着重强调了那胖子的音容相貌。
    本以为,仅凭这些只言片语,根本难以确定对方的身份。
    万万没想到,戴秋生确实无愧于“万事通”的诨号,听了陈立宪的叙述,再稍稍结合坊间传闻,竟立马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应该是万游远,那是‘潮帮’的人。”戴秋生说,“他们是三金公司的主顾,专门干土货、私货的生意,只要是经营烟馆的人,就没有不知道他们的道理。”
    “他们?”江连横问,“总共有多少人?”
    “总共有八大潮帮。”
    这一次,回答江连横的人,倒不再是戴秋生,而是陈立宪和张峦。
    看来,这八个大约也是沪上闻人。
    但若是再想往下细论,陈立宪和张峦就不灵了,还是得看戴秋生的介绍。
    这八大潮帮,其实也就是八个土货商人,各有名姓,分叫――万、马、童、曹、钟、桂、易、洪。
    他们虽说门徒弟子不多,但个个腰缠万贯,而且在租界、尤其是法租界,在公董局都有人脉靠山。
    原来,自打万国禁烟大会以后,公共租界开始着手对私土进行管制,唯独法租界不理那套,只顾大笔捞钱,于是各大烟馆、土商、私货由此开始逐渐向法租界迁移。
    正因为有这个大背景存在,盘踞在法租界的青帮“三大亨”才有机会彻底垄断沪上土货。
    “潮帮”当中,也有不少人因此而加入青帮,拜了老头子,得了个字辈,算是在沪上买了个“护身符”。
    “不过,他们这八个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