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奉系崛起,异姓兄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劫案,当然不可能成为秘密,也根本无需隐瞒。
    只不过,眼下军火刚到,奉军还没扩编,除了几个高层以外,大多数人还没缓过神来,因此江连横才没听说。
    “三千万的军火!”
    张老疙瘩笑得睁不开眼,用手比划着说:“三千万呐,够我扩编七个混成旅了!”
    “恭喜大帅鸿运当头!”江连横赶忙拱手贺道,“要我说啊,自古宝剑酬知己,这批军火命里就该着是大帅您的,要是落在了老冯手上,那就好比是青龙偃月刀落在了关兴手上,刀还是那把刀,但换个人来用,就没那个气势了。”
    “哈哈哈,你小子会说话啊!”
    “没有没有,我只是实话实说。”
    张老疙瘩美了,忽然感慨道:“这批军火,还得亏有杨诸葛和小徐帮着忙活,事儿才能办成。对了,杨诸葛你知道吧?”
    江连横点了点头,杨诸葛是这两年老张手底下的“大红人儿”,说不知道,太假了。
    此人毕业于东洋陆军士官学校,现为督军署参谋长,少将军衔。
    杨诸葛为人自视甚高,也确实有点能耐,可动不动就自比诸葛孔明,让人听了难免直嘬牙花子――有点儿吹了吧?
    话虽如此,但他给老张献言的经略之策,倒是当真跟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几分相似之处。
    想当年,魏蜀吴三分天下;看如今,直奉皖争名夺利。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白山黑水,物产丰饶。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南和东洋,北抚白俄,整治三省。
    “待天下有变,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趁直皖相争,挥师入关,则逐鹿中原。
    尽管不能完全对等,但在大体思路上,却是异曲同工。
    虎视京津,进可攻、退可守,除了直皖两家以外,奉张的确比其他各路军阀更有机会问鼎中原。
    江连横能怎么说,只能说:“大帅知人善任,不愧是一代明主,未来不可限量,咱们奉天的百姓,以后就靠您的福荫了。”
    可是这一次,张老疙瘩却没有笑,而是幽幽地叹了一声:“善任好办,知人难呐!”
    江连横听出了弦外之音,连忙顺势问道:“大帅,你叫我过来……是不是有什么差事要吩咐?”
    张老疙瘩却忽然站起身,抬手招呼道:“小江,跟我上后院儿溜达溜达。”
    江连横应声跟上。
    两人顺着后院儿小门穿出去,来到张府东北角,这边有一大片卫兵把守的空地,预留给日后帅府扩建备用。
    家雀在空地上着实,四周的树冠上才发出嫩芽,阳光和煦,一派生机盎然。
    张老疙瘩绕着空地,边走边说:“杨诸葛是个人才啊,能当得了大用!”
    “是是是,这批军火就能证明大帅的眼光没错。”江连横随声附和了两句。
    “但是――”张老疙瘩皱起眉头,喃喃自语道,“我总觉得,这小子跟老段手底下的那个小徐,走得有点太近了。”
    伴君如伴虎。
    听了这话,江连横的第一反应,却不是去想那杨诸葛如何如何,而是在心里自问,江家是不是跟军官走得太近,惹得老张不开心了。
    好在,老张并未含沙射影,而是很严肃地在谈论此事。
    “人多心就杂。”张老疙瘩低声说,“要是想捞点油水,那没什么,我老张心眼儿还没那么小。钱么,谁不稀罕?但拿着我的钱,去给别人办事,吃里扒外可不行。”
    “大帅说得对!”江连横深表认同。
    “小江,你这两年干得不错。我在这个位置上,精力有限,很多事情注意不到,军营里头有时候上上下下不好开口。我知道你小子会来事儿,跟省府里的人也有联系。往后,你也别光顾着查外人了,我手底下的自己人,你也多留意留意。”
    这下真成锦衣卫了。
    江连横没资格回绝老张派下来的任何差事,当下便说:“多谢大帅信任,我一定尽力而为。”
    张老疙瘩点了点头说:“小江,虽然不是官差,但江湖庙堂各有各的门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别把自己看低了。要是真查出来了,你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怕报错了消息,我老张的耳根子没那么软,你只管打听风声,决定在我。”
    “明白。”
    “另外,我给你那个证,你该用就用,谁要说那证不好使,你过来告诉我。”
    江连横应声谢过,忍不住斜眼打量着张老疙瘩的神情。
    老张向来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能说出刚才那番话,势必已经听说了一些关于杨诸葛的风言风语,只是目前的情况在他看来无伤大雅,还不到要闹翻脸的地步。
    而且,杨诸葛和皖系小徐勾勾搭搭、眉来眼去,也是不争的事实,怨不得大帅起疑心。
    不过,虽然疑心,却还愿意重用,倒也足以说明关外人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