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夜幕之下,江水以南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似的鼾声……
    ……
    ……
    寒冬起早,那是遭了死罪。
    天色混沌未开,江连横便叫上李正西和闯虎,着急忙慌地赶往火车站,同薛应清等人汇合。
    直到头顶响起刺耳的铃声,火车“呜呜”叫着驶进月台,整个人才打了个激灵,仿佛大梦初醒。
    薛应清带着头刀子和康徵随行,三人全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剩下一双眼睛还露在外头,看那架势,恨不能把压箱底儿的皮货全翻出来套在身上。
    江连横虽是一身狼皮大氅,却还敞着怀,见此情形,不由得撇起嘴来。
    “至于么,这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呢!”
    “别装,等到地方你就知道了。”薛应清笑着说,“你看,闯虎不也跟咱都一样么?”
    江连横应声回头,却见闯虎身上套了两件棉袄,围脖皮帽更是一应俱全,连眼睛都看不见,只剩下了一条缝儿,站在那冲他摆手。
    “你们体格太次,不抗冻。”江连横满不在乎地立起领口,“我火力壮,没事儿。”
    李正西也点点头,附和道:“我小时候还没这一身皮货呢,找个破庙墙角也都扛过来了。”
    薛应清懒得跟两人争论,见车门打开,便自顾自地先行一步,钻进头等车厢。
    其他人紧随其后,各自落座。
    少倾,火车缓缓启动,平稳运行了片刻,逐渐开始加速,朝着北方重镇疾驰而去。
    头等车厢,座椅宽敞舒适,火车在铁轨上一震一震,轻缓而有节奏地微微晃荡。
    众人相对而坐,本就起了个大早,再这么一晃,彼此没闲话几句,便都渐渐昏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只觉得车窗外的日头愈发明亮刺眼,江连横忽悠一下醒了过来。
    旅途烦闷,见其他人尚在熟睡,他便突然用手肘怼了怼身边的闯虎,轻声叫唤:“别睡了!”
    “啊?”闯虎猛然惊醒,左右看了看问,“到了?”
    “这才几点就到了?”
    “那是什么情况?”
    “有茶叶蛋没?”江连横问,“拿出来打打牙!”
    闯虎一脸苦相,龇牙咧嘴道:“哎呀,东家,今儿茶叶蛋也没出摊儿,你让我上哪给你整去?”
    “那就陪我唠唠嗑!”江连横侧过身子说,“你说那个林七在傅家甸,那地方离哈城远不远?”
    “不远不远。”闯虎抹擦一把脸,精神精神说,“滨江县的傅家甸,其实跟哈城都在一个地方,就好比……奉天城和南铁附属地,就这种关系,虽然不完全一样,但也没差太多。”
    江连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回想起来,关外的“铁路附属地”,原本就是毛子最先提出来的说法。
    所谓哈城,若以“城市”而言,不过是最近十几年刚刚兴起的一座北方重镇,是由十几处村屯,伴随着铁路完工,渐渐聚合而成,更像是一大片商埠地,而且从未有过城墙。
    十几年前,那只是个笼统的称呼。
    具体说来,还得提香坊、傅家甸、秦家岗等等……或者是有些老人儿口中的“阿勒锦”。
    跨江铁路建成,松花南岸,铁路以西便是哈埠,南边是秦家岗,铁路以西便是傅家甸。
    渐渐地,为图方便,铁西口头上就成了“道里”;铁东口头上就成了“道外”;秦家岗也慢慢叫成了南岗。
    名义上,这一大片地方,全都归属于滨江县管辖,但谁都知道,道里的埠头区和秦家岗,凡是得听洋人说上句,县衙也就只能管管傅家甸这片地界了。
    “这么说的话,道外的人应该挺杂?”江连横问。
    “那肯定啊,道外是正儿八经的杂巴地。”闯虎解释道,“东家,别看道里干净立正,但你要真想打听点事儿,还是道外的消息灵通,就是你得辨辨真假。”
    江连横默然点头,算是对哈城有了个粗略的印象。
    临近中午,几人纷纷醒过来,在火车上随便垫巴了一口。
    不多时,火车驶入宽城子车站。
    众人下车换乘,由此往北,便已不再是南满铁路,而是进入了毛子管辖的中东路段了。
    江连横和薛应清相对而坐,窗外的雪景倏忽而逝。
    “待会儿,等到了地方,有人接站没?”江连横问。
    薛应清揉了揉眼睛,无精打采地回道:“那当然,要是连这点儿交情都没有,那我何必还大老远地跑这一趟?”
    话到此处,江连横不免好奇地问:“你那个朋友,到底是吃哪一门儿的?光说吃的杂,能倒腾色唐点子的人,总不至于是个街溜子吧?”
    薛应清原本不想多说,无奈旅途烦闷,闲着也是闲着,便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起来。
    说起来,她口中的这位并肩子,那也是个白手起家的能人。
    此人名叫盛宝库,绰号“老钱儿”,祖籍胶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