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有肉有汤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徐庆有提前出狱的消息。
    李建昆内心中毫无波澜。
    早有预料的事。
    毕竟徐家有那样的、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袒护儿子的母亲,同时徐父又位高权重。
    当初钟灵回国,谈及徐庆有时,李建昆便说过“尽管判了七年,但徐庆有很可能提前出狱”的话。
    后面钟灵去探过监,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是如此。
    人情社会,习惯就好。
    李建昆哦了一声,然后问:“有整幺蛾子吗?”
    林新甲摇头:“似乎没脸回家,在南方捣腾进口商品,说来好笑,订单都下到你在港城的那家冰箱厂了。”
    李建昆没再说什么。
    只要徐庆有不搞事,他现在连看一眼徐庆有的兴趣都没有。
    正经人是不会理会蚱蜢的,只要别跳到身上。
    同时,也是对这家伙寒了心。
    再不相见,也罢。
    ……
    ……
    隔日,标准科技公司和田中研究所,顺利签订了合同。
    田中隼人获得一颗残缺的头骨,以及一张八亿日元的现金支票。
    标准科技公司得到了ArF光刻胶的技术。
    技术资料厚厚两沓。
    在李建昆昨天的要求之下,日本版和英文版各一份,理由没解释,犯不着。
    咱既给钱,又给头的,提点要求很正常。
    至于他提这个要求的缘由,自然是有的:
    这种专业文件,很难翻译。
    不懂专业知识,顶级的翻译人才都未必顶用。
    他很清楚华电研究院的化工部里,不缺懂英文的技术员,懂日文的一个没有。
    假如弄一份日文资料回去,翻译不出来,只能干瞪眼。
    当天稍晚,在信托银行驻日分行内、李建昆的临时办公室里,冉姿开始以凌乱的顺序,向港城发送英文资料的传真。
    接收人是艾菲。
    两日后,林新甲回到港城,携带这份资料,经罗湖口岸入关,来到特区华电产业园。
    华电研究院大楼内,三楼,化工部。
    负责人侯健勇的办公室。
    房门紧闭。
    侯健勇和副手汪剑平望着风尘仆仆的林新甲,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这位港城华电总公司的老总,过来茶都不喝一杯,火急火燎把他俩召集过来做什么。
    林新甲扫视二人问:“光刻胶的研发仍然没有进展对吧?”
    侯健勇苦笑颔首:“这种材料在国内完全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经验,从零开始并不容易。
    “我们目前仅仅通过样品,分析出了G线和I线光刻胶所用到的原材料,算不上有什么成果。
    “知道它使用了什么原材料不算难,但是想搞清楚配比,却难如登天。
    “这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实验、试错,或许一千次,或许一万次,或许十万次……”
    汪剑平接过话茬:
    “我们也知道光刻胶的重要性,也知道公司上上下下都很急,没有它,从首都运过来的光刻机,等于是废铁,连开机的意义都没有。
    “但是,科研攻关,急也没有用,还请上面能理解,给我们充足的时间。
    “我们的研究员现在平均每天只睡五个小时,闷头扎在实验室,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弄出来。”
    “不用这么辛苦了。”林新甲说。
    嗯?
    侯健勇和汪剑平齐齐一怔。
    林新甲从黑色真皮公文包里,取出一只鼓囊囊的黄色档案袋:
    “这是ArF光刻胶的技术资料。”
    侯健勇:“!!!”
    汪建平:“???”
    两人吓一大跳,又满脸不敢置信。
    ArF光刻胶的技术资料?
    哪来的?
    不是……世界上有这种玩意儿吗?
    四代光刻机才问世多久?
    他们现在连技术层级最简单的G线光刻机,尚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饬出来。
    嘭一下,从天上突然掉下来ArF光刻机的技术资料……
    今天是愚人节吗?
    但凡坐在对面的不是华电总公司的老总,他俩高低要质问几句。
    现在,侯健勇接过档案袋后,忙不迭拆开线圈,取出厚厚的文件。
    汪建平凑过脑瓜,同他一起查看。
    两人都是化工领域的顶级专家,这一看,眼神顿时挪不开了。
    “真是!”汪建平惊喜。
    侯健勇眸子里精光四溢,抬头盯着林新甲问:“林总,这是……哪儿搞来的?”
    “日苯。”
    “啊?!”
    侯健勇和汪建平面面相觑,日苯不是对我们在相关技术上,施行禁运了吗?
    再说,这是最先进的光刻胶技术,科学机密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