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暂安小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3章暂安小院
    三月上旬,商业小院的建设,步入收尾阶段。
    古董的事,李建昆只能先按个暂停键,急也急不来。
    继续饬材料,准备把毛胚房高低美化一下,屋内刷个大白,墙裙处刷点油漆啥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年头,腻子粉还是个稀罕玩意,成品腻子没得卖,只能由施工人员现场调配。
    特费劲。
    又是一条发财渠道有没有?
    但李建昆对建材行业兴趣不大。
    改革开放伊始,市场经济的大门缓缓推开,这个国家可谓遍地商机。
    说白了,干什么都能发。
    只要观念转变,只要够胆。
    只怕没一个人不动心思。
    有位大爷撮着牙花子,问:“那弄个铺子,得花多少钱啊?”
    亮堂堂的。
    “诶,小伙子,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这便一窝蜂涌向院门。
    以后可以做橱窗,如果是搞吃食,完全能在后面搭方灶台,达到临街售卖的效果。
    非但不觉得有问题,反而认为很严谨,特靠谱。
    “我不知道你们家里,有没有孩子刚返城,如果有,那工作八成还没落实吧。”
    附近不少居民跑来凑热闹。
    李建昆转移话题,道:“首先还得看会什么门道,能搞起什么营生,能不能通过我们的把关,不然谈其他的都是空话。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啪啪啪啪啪!”
    道理肯定是这个道理。
    这排居中的宽房两侧,各有一条通道,又沿着院墙,另盖了两排长条房,一直向里延伸。
    竟还讲点风水格局。
    大伙虽不懂生意门道,但起码能预见一点:
    这里头的铺子如果全开起来,往后附近一带,可没有比这儿更好逛的小市场了。
    这可与他们息息相关,就算自家没有,亲戚家也有。
    哦,我支持你搞这院子,是想给本街道没事干的孩子谋个出路,诶倒好,铺子全分给外面人了!
    “好啦,大伙静静,我讲讲哈,这地方呢,准备搞个小市场。
    是桩好事没错,可眼瞅着地界就那么大,铺子只怕不多,想弄一间八成不容易。
    正对面,是一排房子的一堵侧墙,有点影墙的意思。
    “好啦各位,今儿小院算是头回开门,要是想看看的,可以进去逛逛。”
    “诸位,要是看得差不多,觉得还行,赶紧回去商量商量,街坊邻居,亲朋友好,通知一下,能支起小营生的,尽快过来报名。
    到尽头处,同样沿着院墙,横盖了一排稍短的房子。
    这院子建这么久,周边但凡有眼睛的,都能看见,但大伙还真没搞懂,这到底是弄个啥。
    暂安小院。
    她家有两个儿子,过年时,前后脚回来。
    长条形的房子,分割出一间间铺面,朝通道的这面,都预留着一扇大窗户的空隙,花了心思。
    大伙频频点头。
    李建昆侧身,指向身后,道:“铺子里头有。”
    暂安小院挂牌开放。
    3月12日,商业小院竣工。
    要是搞什么机关单位,可半点风声没听到。
    但钱这方面的事,大伙格外关心,有人想刨根问底,奈何李建昆硬是不说,也是没辙。
    愁死个人。
    3月15日,后世的消费者权益日。
    “好地界啊!”
    拢共算是五排房子的墙裙处,都刷着绿油漆,里头还刷了大白,崭新崭新。
    有人打听。
    “是啊,干干净净,亮亮堂堂。”
    周遭哄堂大笑,是这个理儿,大家捋得通。
    “让他们支个饺子摊。
    唰唰!
    “可不是?孩子住房问题都解决了。”
    思来想去,没整花活,用了个很接地气的名字:
    这话算是问出了多半人,共同的心声。
    李建昆没说不要钱,这话暂时不能讲,真要讲出来,什么五道口啊,整个海淀的待业青年都得蜂拥而至。
    这地方,不知比鸽子市那种,规整体面多少倍。又比五道口商业片区那块,散散落落的铺子,扎堆得多。
    “喏。”
    “这不打紧,反正入驻后,会分到一间铺子,铺面倒是不大,您别弄个七八人就行”
    李建昆笑道:“但要说限制嘛,也有点,您想啊,比方我刚说的做饺子,如果大家都想做呢,全让入驻的话,那不成了饺子院?”
    听他这么一说,大伙算是整明白了。
    上午,随着一名特意找来的焊工师傅,将提前制作好的四个红漆大字,焊接到门头的铁拱架上后,陈亚军拎出一饼鞭炮,高低蹦一下,讨个彩头。
    “我们还是要把把关的,真有这种情况,只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