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天策上将震惊,这是什么内容!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雁云宫。
    “陛下,学子们都已经走向了考场。”
    “这一次,我大炎科举共录取六千人,有了这六千人,咱们大炎的所有治理,各个方面,都能有充分的人手了。”
    郭守敬汇报道。
    李宽点点头。
    六千人。
    乍一听不少,但是,并不多。
    不说还要往辽东城调去一部分,光雁云城这边的一些镇子中,也都需要大批的人才。
    之前梁国的所有官吏,他们是没有资格,成为大炎的官员的。
    可以说,大炎是现在各个岗位都是空缺着。
    而且,这录取的数量相比于报名的考生数量,压根就不在一个量级,绝大多数学子,还是会落榜。
    “好。”
    “拿笔来,我要写一份告大炎学子书。”
    “等科举结束后,郭校长,就由你发出去吧。”
    李宽缓缓道。
    他想要和这些学子说一说话。
    他们当中,不少是从大唐各地赶来的读书人,他们身上都带着一种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生命的负责。
    毫无疑问,他们是背负了一切,是背井离乡。
    为了一次科举的机会,愿意从遥远的大唐奔赴而来。
    而若是落榜,他们还会….待在这异国他乡吗?
    李宽并不清楚,但他不想流失人才,哪怕是一定点可能性,也不想流失。
    这是一批真正的人才!
    如果他们能留在大炎,对大炎的帮助是很大的。
    “这些孩子都有一种掘性,且怀揣着梦想而来,哪怕追逐梦想没有成功,朕也要让他们认为无所谓,科举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仅此而已。”
    “朕,要告诉他们,科举并不是终点,恰恰相反,这只是他们人生路的开始,帝国的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李宽沉声道。
    端着笔墨纸砚的郭守敬,听着这话愣了下。
    陛下说的话,他无比认同。
    只是,陛下才多大,那些学子都陛下小不少多少,甚至有的还比陛下大,陛下竟然叫他们孩子?
    不过,抛除开年龄这个原因,陛下叫他们孩子,一点都没有错。
    郭守敬赶紧把纸摊开,亲自研磨。
    李宽提笔。
    “大夏初开,其道大光。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
    “故,吾大炎之强盛,不在他人,不在大唐,不在突厥,不在高句丽,而全在我大炎学子身上,在我大炎百姓身上,百姓智则国智,百姓富则国富,百姓强则国强!”
    “吾辈读书人,求的是为天地立心,求的是为生民立命,求的是为往圣继绝学,求的是为万世开太平!”
    “望请我大炎学子心明,心知,心清。但求心之所向,成其所需,陪伴我大炎,共赴星辰大海!”
    李宽的笔锋,微微停顿。
    最后,落笔。
    一气呵成。
    郭守敬在旁边已经傻了,他望着这一行行俊秀的字,心有波涛,仿若自己有了只身形一叶扁舟,和恶浪对决的冲动和激情!
    久久不能回过神。
    心中之血,犹如炸裂!
    “郭校长,拿出去吧。”
    “抄录下来,张贴每个考点之外。”
    李宽轻声道。
    郭守敬闻言,立马是打了个寒颤,惊醒了过来。
    “是,陛下!”
    他立马喝道,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这篇文章吹干,迫不及待的拿走了。
    李宽背负着双手。
    也走出了大殿。
    站在台阶上,迎着阳光,深深舒了口气,静等着科举结束。
    .
    ….….….…….….
    时间,一点点流逝。
    终于在太阳转向西方的时候,科举结束了。
    各个考场的学子都走了出来。
    有的轻松,有的随意,有的凝重,有的皱眉。
    “这科举的题目,也太现实了吧,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之前读的那些儒学经典,一点都没有派上用场。”
    “谁说不是啊,这些题,每一道都能看得出来,汇聚着出题人的心血,从战术到战略,从点到面,从单一到集体,太绝了,这样的试题,没有绝对答案,但!作答的好不好….却是可一目了然。”
    “没错,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见解,这一次比拼真的是咱们的底蕴,我相信每个人的回答都是自己水平的写照,哎….就算考不上,我也服了,真的服气。”
    “考完了,浑身轻松,哈哈哈,不知道结果如何,算了,管他呢,准备准备,我还是想要研究我的几何去。”
    “哎,你们回大唐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