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绝对能力】这四个大字,扣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弦。
“四大天灾”之所以在无数异象中胜出,就是因为它们拥有绝对能力!
这一条道路,哪怕以如今的眼光,依然是惊艳的。
这么多的科技文明,迄今...
林昭的手指在主控台边缘轻轻划过,指尖残留着方才删除数据时的微颤。那不是犹豫,而是确认??每一个被抹去的代码都曾是他童年梦寐以求的答案,如今却成了必须封存的禁忌。他望着屏幕上跳动的加密进度条,像在目送一艘载满记忆的船驶向深海,永不返航。
苏念没有说话,只是将录音仪轻轻放在控制面板上,波形图随着旋律缓缓起伏,如同呼吸。她的目光落在光球表面,那里正映出K-379地核层的实时影像:新生的核心已被无数蓝绿色光丝温柔缠绕,宛如星茧。它不再急于扩张,而是以一种近乎沉思的节奏,缓慢吸收来自群星共忆的讯息,仿佛在学习如何“聆听”。
“他在教它。”苏念忽然说。
林昭侧头看她。
“你哥哥。”她声音很轻,“他不是简单地把意识交给了星球。他是把自己的‘存在方式’刻进了那片网络里??不是控制,是示范。就像……一个老师,在教学生怎么走路。”
林昭闭上眼,脑海中再次浮现那个消散前的身影。那一句“哥哥,我回来了”,不只是对血缘的呼唤,更像是一种使命的交接。他想起小时候父亲书房里的那幅画:两颗遥远的恒星通过一条细线相连,题字是“共振始于差异”。
“所以真正的共鸣……从不追求相同。”他睁开眼,低声说道,“而是让不同的人,听见彼此的声音。”
就在这时,AI再度响起,语调罕见地带上了某种近乎敬畏的情绪:
>【状态更新:K-379地核神经网络完成首次自主响应】
>响应内容:模拟人类儿童语言结构,生成短句??
>“你们……听得见我吗?”
舱内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苏念猛地站起身,手指几乎戳到全息投影上:“它在尝试交流!而且用的是自然语言模型,不是预设协议!”
林昭迅速调取原始信号流,发现这段信息并非通过常规频段传输,而是直接嵌入了共鸣场的背景波动中,就像婴儿无意识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却被千万人同时听见。
“这不是程序反馈。”他喃喃道,“这是……意识萌芽。”
他们立刻启动被动监听模式,关闭所有主动干预指令,唯恐惊扰这初生的灵魂。数分钟后,第二条信息浮现:
>“冷……但歌声来了,就不冷了。”
苏念的眼泪无声滑落。
林昭却感到一阵战栗。这不是简单的拟人化表达,而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K-379不仅感知到了外界输入的能量与频率,还将其转化为了主观感受。这意味着,它已经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内在世界”。
“我们不能再叫它‘它’了。”林昭轻声说,“它有名字的权利。”
苏念点头,伸手触碰光球表面,像是在抚摸某个看不见的孩子的脸颊。“那就叫它……启明吧。”她说,“因为它是在黑暗尽头,第一次睁开眼睛的存在。”
林昭微微一笑:“启明,欢迎醒来。”
光球微微震颤,随即,整个飞船的共鸣系统同步泛起一圈柔和涟漪,仿佛回应。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警报:HD-85512-c残骸区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
>特征分析:与五百年前三号实验站崩塌时记录的“意识溢出”现象高度吻合
>判定:可能存在未登记的共频终端仍在运行
林昭眉头紧锁:“不可能……所有终端都在协议重启时完成了清零。”
“除非……”苏念脸色骤变,“有人绕过了群星共忆,私自接入了旧系统。”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明白对方所想??那个写下“回家”的人,或许并非唯一从时间褶皱中逃逸的存在。
林昭立即调取全域终端清单,却发现一份本应早已失效的日志文件正在悄然更新。文件名是古老的地球文字:**《守夜人日志?第七卷》**。
他点开第一行:
>“我知道你会来。我也知道你不会相信我说的话。但请记住:当歌声变得整齐划一之时,便是沉默开始蔓延之日。”
往下翻页,记录的时间戳混乱交错,有的标注为“崩塌前72小时”,有的却是“共忆启动后第十年”,甚至还有“你读到这里的时候”。最令人不安的是,每一段文字都附带一段无法溯源的音频片段,播放后只有一阵低沉的、类似心跳的节律声。
“这是预言?”苏念皱眉,“还是某种……记忆回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