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无苦寺了尘长老【五千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目光不由在一行人身上扫过。
    “那倒不是。”
    “我们这一趟是专程为拜访了尘长老而来。”
    陈玉楼摇摇头。
    老药农虽然刻意压住情绪,但一旁的年轻人,看模样与他几乎是一个骨子里刻出,想来应该是他儿子。
    警惕和审视却几乎是写在了脸上。
    一看两人反应,陈玉楼心里就大概有了数。
    “你们认识了尘长老……”
    “闭嘴。”
    年轻人一喜,但话音未落,就被老药农冷声打断。
    感受到老爹眼神变化,年轻人稍一思索,立马也就回过神来。
    要知道,从前朝乱起,庐山内便有多股匪寇流窜,匪患最严重的时候,一百七十几座峰头,几乎都被人占山为王。
    这帮人拦道打劫,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周围村寨、山民,苦匪寇之祸久矣。
    尤其是那些养了闺女的人家。
    更是整日惶恐难安。
    不得已背井离乡,去往他处谋生。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那年了尘法师前来,原本谁也没有当回事,在庐山结庐修行的隐士无数,不过要么死于山匪之手,要么下山逃命。
    但了尘法师不同。
    见到山民落难。
    他并未袖手旁观。
    而是以一人之力平定了庐山匪患。
    仅仅是被他说服放下屠刀者就不计其数,至于那些执迷不悟之辈,则是死的死逃的逃。
    因此,山民都传言了尘法师既有菩萨心肠,也有金刚怒目。
    但无论如何,他们这些人对了尘崇敬万分,皆言他是救百姓于水火的降世真佛。
    而今眼前这行人来历不明。
    万一对了尘法师心存敌意,他们父子两个岂不是要成罪人?
    毕竟当年剿匪之举。
    让无数人怀恨在心,那些人虽然已经远走江湖,但难保会回来报复。
    想通这一点。
    年轻人当即闭上嘴巴,再不肯多说一句。
    “老丈多虑了,我们乃是了尘长老故人之后,这位杨方兄弟,与他更是一脉相承,算起来还是了尘法师的师侄。”
    见此情形,陈玉楼哪会不懂,只是温声解释道。
    “真的?”
    老药农目光里透着几分怀疑。
    “当然,老丈要是不信,不如这样。”
    陈玉楼退了一步,“让这位兄弟,带上信物,独自一人去寻了尘长老,我们就留在此处不动,等法师看过信物,自然知道真假。”
    听到这话。
    采药人父子两人不禁相视一眼。
    显然是对这个方案动了心思。
    “好,我信你一次,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了尘法师在匡庐山名望极高,你们若是不怀好意,到时候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老农认认真真打量了几人一眼。
    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一次。
    主要是他们身上并无煞气,尤其是陈玉楼,面色温和,气质出众,说话慢条斯理,丝毫没有半点不耐,和城里那些教书先生似的。
    真要是那种一眼看透的坏种。
    今天就算是死。
    他也不会引狼入室。
    毕竟,当年若不是了尘长老,他们这些人哪有半点活路。
    “那是自然。”
    陈玉楼对此并无意外。
    从两人提及了尘时的语气神态,就知道后者在此地声望之高。
    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才转身看向背着打神鞭的杨方。
    “杨方兄弟,你那可有师门信物?”
    “这个算不算?”
    杨方琢磨了下,从口袋里摸出一枚扁平的金珠。
    大概指尖大小,中间还有一道孔洞。
    陈玉楼一看,立刻就明白过来,那分明就是一枚算珠。
    金算盘世代商贾出身,行走江湖,一架纯金打造的算盘从不离身。
    不过他的算盘可不是拿来算账计数。
    算盘珠和框架上刻满了天干地支之数,专以演算五行术数,占测八门方位。
    接过放在手中,低头一看。
    金珠上果然阴刻着一个庚字。
    “当然能算。”
    此物估计是当日下山时,金算盘赠予他。
    一个是做个念想。
    另外一个,未必没有担心徒弟行走江湖,落难穷困潦倒时,也能用这枚金算珠去典当行,换取一些银钱度难。
    “小兄弟,喏,你就拿着它去寻了尘长老。”
    “就说是故人之后。”
    年轻人先是看了眼父亲,见后者点头,他才小心接过,郑重其事的收在口袋里。
    “快去快回。”
    老药农提醒了一句。
    年轻人点点头,放下竹篓和药锄,随即便大步穿过悬桥,没多大一会功夫便消失在茫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