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来自日本的情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只是他们的职务是世袭的,领地内的官僚也都是他们任命的……”
    朱元璋不耐烦的道:“说半天不得要领,就类似于唐朝的藩镇。”
    陈景恪想了想,确实比较贴切,就说道:
    “还是陛下总结的到位,确实类似于藩镇。”
    “只不过,藩镇制度在他们那里才是常态。”
    “像中原王朝这种大一统,反而比较罕有。”
    “大到几个县,小到一个乡,都可能是一个藩镇。”
    “大藩镇内部也有小藩镇,突出一个混乱。”
    “哪一家藩镇实力最强,获得别的藩镇认同就能组建幕府,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他们也只能做到这一步,谁要是想造反自己当王,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情报里的那个足利尊氏,实力非常强大,就想组建幕府。”
    “只是后醍醐不同意,想要王室掌权。”
    “于是足利尊氏就逼迫后醍醐退位,另立国主建立幕府统治。”
    “从而导致了日本在政治上的分裂。”
    朱雄英不禁点头,说道:“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搅动日本的局势,让他们陷入无止境的内耗?”
    朱元璋非常认同的点点头,这也是他看到情报后,产生的第一个念头。
    而且以日本藩镇割据的局势,就算没有南北朝也一样可以挑拨离间。
    哪个藩镇不想做大做强?谁不想建立幕府挟天子以令诸侯?
    大明只要在背后支援钱粮武器,就可以坐享渔翁之利。
    陈景恪笑道:“英雄所见略同,这是最好的办法。”
    “不过根据情报显示,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南方政权日渐衰弱,北方日渐强势。”
    “而且现在南朝君主后龟山是个鸽派,想要和北朝和平相处。”
    “他这个君主如此软弱,下面支持他的藩镇纷纷倒戈。”
    “再这么下去我怕用不了多久,南朝就没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行动起来。”
    朱雄英问道:“可是后龟山软弱,就算有我们支持,他们也很难打的起来吧?”
    陈景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你再将后龟山的情报详细看一遍。”
    朱雄英很是疑惑,难道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不过他也没再问,而是拿起情报再次翻看起来。
    很快他就眼前一亮,说道:
    “南朝的上任君主是后龟山的兄长长庆,此人是强硬派。”
    “后龟山联合鸽派夺权,逼迫其退位,才成为南朝君主。”
    “咱们可以扶持长庆复辟,让他继续和北朝对立。”
    朱元璋高兴的道:“不错不错,你能发现这一点,可以出师了。”
    “先扶持长庆复辟,让南北继续对峙。”
    “然后再从北朝的藩镇里选几个野心大的,让他们反抗足利尊氏。”
    “这样就能削弱足利尊氏势力,还可以彻底将这潭水搅浑,减少我们征伐日本的阻力。”
    大体的方略就是如此,至于具体如何实施,还需要仔细斟酌。
    陈景恪说道:“想打日本,就必须拿下高丽,否则很容易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
    朱元璋很是认同,说道:“高丽那边的舆论造势已经完成,就等明年上元节之后出兵。”
    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出兵,也是经过计算的。
    辽东冬天气候太冷,不适合作战,必须赶在天冷之前结束战斗。
    而且严寒时间特别漫长,适合作战的季节只有半年左右。
    也就是说,结束战斗的时间要在十月份左右,时间非常紧迫。
    一二月份从大明出兵,走到地方天就暖和了。
    略微休整几天就可以作战,利用好每一天时间。
    陈景恪继续翻看情报,很快就看到了银矿的部分。
    探子经过秘密侦查,确实发现了银矿。
    因为不敢大张旗鼓的调查,所以不知道具体的储量。
    至于佐渡岛金矿,因为此地是日本流放权贵的地方,严禁其他人靠近,所以他们也无法登岛探查。
    不过现在金银矿反而只是添头,大明想要的是这块地。
    等地打下来了,什么矿还不是随便挖。
    同时传回的,还有元朝二征日本战败的原因,季风。
    每到夏秋季节就台风频发,尤其是九月份前后更是频繁。
    元朝远征军不懂季风,两次出征都遭遇飓风,舰队十之七八毁在天灾里。
    朱雄英惊讶的道:“竟然如此吗,元朝竟然都不做调查就出兵的吗?”
    陈景恪叹道:“不是他们不做调查,而是根本就不知道,季风对海洋的影响有多大。”
    陆地上冬天和夏天刮的风也不一样,但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方,影响其实都不大。
    海上可就不一样了,不同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