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鱿人的祖宗之法:背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屠鱿令可以说来的莫名其妙。
    之前没有一点风声,朱也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这么突然提出来了。
    以至于听到命令之后,李芳等人都非常震惊。
    然后连忙劝谏。
    他们知道陈景恪特别讨厌犹大,大明反鱿就是他一手推动的。
    当然,熟读《犹大书》的他们也很反感这个族群。
    朱在秦国推行这一政策,也是对大明政策的一种延续,他们并不反对。
    可目前实在不适合啊。
    秦国初立,最需要的就是稳定的环境,来施行各种政策。
    如此大张旗鼓的针对特定族群,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朱也承认他们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颁布屠鱿令,不只是为了响应大明的政策,也是为了秦国的发展。”
    见众人一副不解的样子,他就解释道:
    “虽然打败了帖木儿,震慑了周边势力,但我们毕竟是外来者。”
    “从思想到律法再到外貌,都和本地人有着明显差异。”
    “这种差异,会让我们遭到周边势力的排斥和孤立”
    “所以,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融入他们。”
    “想要融入他们,就必须找到共同点。”
    “让他们觉得,我们和他们也没什么本质区别。”
    李芳疑惑的道:“这和反鱿有什么关系?这里的人可不反鱿。”
    朱说道:“他们是不反鱿,但他们普遍信教,将神的旨意视为一切。”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陈伴读和我说过一个词叫意识形态。”
    “他认为东西方世界最大的差异,不是长相而是思维方式。”
    “我们华夏是多元文化,能理解和接受任何一种思维。”
    “但西方多是单一文化,非此即彼,容易走极端。”
    “他们无法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更无法接受……”
    “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日后与西方世界接触,会遇到很多麻烦。”
    陈伴读说的?
    虽然没有完全听懂,但众人依然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然后不停的点头。
    陈伴读说的,那肯定没问题的。
    朱有些无奈,陈景恪的形象真的已经深入人心了啊。
    再复杂再无法理解的事情,只要说是他的意思,大家就会无条件的听从。
    “再说回反鱿的事情……”
    “这是佛道和妈祖教的规定,我们是遵照神灵旨意行事。”
    “虽然大家信仰的宗教不同,但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是依循神的引导生活。”
    “那么其他势力就会认为,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是宗教思维。”
    “当他们自认为,能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的时候,就会降低对我们的猜忌心。”
    “日后我们在安西就更容易立足。”
    “这是我来安西之前,陈伴读告诉我的。”
    “以反鱿伪装成宗教思维融入当地,也是他的主意。”
    “等将来我们站稳脚跟,就不用在乎他们的看法了。”
    众人都连连点头,没办法,陈景恪都被搬出来了,他们实在不好再反对。
    但朱却能看得出来,众人并没有完全听懂这些东西。
    不过他也能理解,意识形态这玩意儿他也是琢磨了许久,还和很多胡人进行交流才了解的。
    李芳他们一时间无法理解,是正常的。
    不过他也没有再做更细致的解释,而是继续说道:
    “我们是外来者,也是少数派,让人惧怕比让人尊敬更能长久。”
    惧怕会让人瑟瑟发抖匍匐在地,不敢越雷池一步。
    尊敬很多时候会给人留下好说话的印象,然后就是得寸进尺,认为你软弱。
    最终会对你挥出屠刀。
    “先贤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无论你对一个人多好,只要对另一个人更好一点点,那个人就会不满会认为你偏心。”
    “从而理所应当的无视你所有的好,痛恨你唾弃你。”
    就算朝廷让所有人都吃饱穿暖,都能获得一定的人权。
    只要还有人享受特权,只要还有人过的比其他人舒服,大家依然会充满怨气。
    众人都非常惊讶,这话他们能听得懂,正因为听得懂才感到震惊。
    这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才能让百姓不满足于自身的富贵,处处与别人攀比?
    李芳忍不住问道:“这也是陈伴读告诉您的?”
    朱颔首道:“是的,他认为大明早晚会进入一个物资充沛,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彻底摆脱贫穷的时代。”
    “到那个时候,百姓就会不满足于眼前的殷实生活,追求绝对的公平……”
    虽然其核心都是‘平均’,但背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