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打交趾?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雄英。
    此事只有他能做主,别说江西本地官吏,就连朱棡都没那个权力。
    在众人的注视下,朱雄英笑道:“免除两年哪够,要免就多免几年。”
    “我决定,今日在场的十三家部落,免除十年丁税。”
    “另,昭告天下,凡今年入籍的蛮夷部落,皆可免五年丁税。”
    “但只有今年入籍者才可以享受,错过今年将不能享受免税政策。”
    那些部落首领大喜,纷纷跪拜道:
    “太孙仁慈。”
    江西地方官吏虽然觉得十年有点多,但也并未反对。
    朱雄英的意思他们都懂,就是表彰作为表率的十三家部落。
    同时用五年免丁税,吸引更多的部落入籍。
    如果真的能成,倒也不失为一条良法。
    只有陈景恪心中暗笑不已,朱雄英这真是阴险啊。
    真想知道,明年摊丁入亩政策公布,这些人是什么表情。
    基本条件谈拢,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朱雄英起身离开。
    自有专门的官吏,和十三部商谈具体入籍事宜。
    很快,朝廷和十三家部落的入籍协议,就公布天下。
    大明的百姓倒是没说什么,蛮夷入籍和他们并无利害关系。
    分给蛮夷的土地,也是掌握在朝廷手里的荒地,不损害谁的利益。
    反而是安抚住蛮夷,有助于稳定地方治安,大家的安全都有了保障。
    但对蛮夷部落来说,这份协议带来的影响就太大了。
    朝廷给出的条件竟然如此优渥?
    除了派遣宣政使主管教化,就不再干涉部落内政?
    还分地?允许贸易?
    还能免丁税?
    一提起免丁税之事,不少土蛮部落的首领,就懊悔的捶胸顿足。
    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事,上次巴优带人过来的时候,我就应该答应了。
    现在好了,人家免十年,我现在入籍只能免五年。
    五年,那可是五年的丁税啊。
    然后,更多的部落开始主动下山,找到当地衙门要求入籍。
    十年免丁税赶不上了,五年的不能再错过了。
    而且朝廷手里肥沃的土地有限,先到的肯定能分到好的,后到的只能要别人捡剩下的。
    江西可不只是有土蛮,而是有几十个不同的部族生活在这里。
    其他部族一看也坐不住了,纷纷到衙门去打听情况。
    我们也要拥有和土蛮一样的待遇。
    然后他们也成功入籍。
    江西大地上,刮起了入籍风,各级衙门忙的可谓是脚不沾地。
    还好朱元璋早有准备,提前派来了大批官吏负责此事。
    有了这批生力军的加入,入籍工作紧张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股风很快就刮遍了整个南方,福建、湖广、广东、广西等地的蛮夷部落。
    在确定事情的真假后,也纷纷要求入籍。
    套用一句俗话就是,现在形势一片大好。
    第一次主持政务,进展就如此顺利,朱雄英自然非常开心。
    不过他并没有得意忘形,看着手中的奏报,他叹道:
    “要求入籍的,基本都是中小型部落,大型部落至今没有动静。”
    陈景恪点头道:“很正常,部落大实力强,部落首领的野心就大。”
    “比起入籍大明带来的好处,他们更喜欢当土皇帝。”
    朱雄英气恼的道:“真恨不得率军将他们全都灭了。”
    陈景恪安慰道:“很多时候,正确的策略比刀兵更好用。”
    朱雄英说道:“我就知道你有办法,快说该怎么办,我一定要出这口恶气。”
    陈景恪说道:“什么都不用做,二十年后这些大部落会主动出山投降的。”
    “如果他们不投降,朝廷要出兵打他们,也会变的非常简单。”
    朱雄英疑惑的道:“为什么?”
    陈景恪笑道:“离了群的鱼,是活不长的。”
    “就好比是一个鱼塘,大型部落是大鱼,中小部落就是小鱼。”
    “光靠吃淤泥,是养不出大鱼的。”
    “所以,平时这些大鱼要靠吃小鱼,才能活的滋润。”
    “有敌人的时候,就驱赶小鱼去送死,他们得渔翁之利。”
    “现在朝廷将大部分小鱼都捞走了,鱼塘里只剩下这些大鱼。”
    “他们就只能吃淤泥过日子,遇到敌人必须自己去抵抗。”
    “长此以往,在大的鱼也会变的瘦弱不堪。”
    “与之相对的,归顺朝廷的那些‘小鱼’,吃的好喝的好,一天比一天强壮。”
    “到那个时候,他们要想活下去,除了投降别无他法。”
    “就算有人不投降也无所谓,我们可以驱赶那些长大了的小鱼,去攻击这些瘦弱的大鱼。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