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那啥……无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09章那啥……无题
    这确实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开始福清听的非常开心。
    陈景恪描绘下的黄泉世界,更是让她充满了向往。
    对历史名人跨时代的交流,也非常的好奇。
    但前期有多欢乐,迎来转折的时候就有多悲伤。
    等到流浪士兵最后化作星光,她已然变成了泪人。
    只看她梨花带雨的样子,陈景恪就已经不需要她用语言,来评价这个故事了。
    “这次我会借助朝廷的力量,来推广此书,做到真正的全民皆知。”
    ???
    不能遗忘先辈的贡献。
    “作为华夏的一份子,这也是你们必须承担的义务。”
    陈景恪不在意的道:“是我唐突了才对,况且见了也未必好,不见也未必就不好。”
    谦虚了一句,就趁机说道:
    “陈伴读谬赞了,愧不敢当。之前多有误会,请多包涵。”
    陈景恪很满意这个回答,笑道:“不要将目光局限在大明一地,要主动走出去。”
    “事情不能只靠朝廷,你们自己也要变得强大起来,才能确保道教繁荣昌盛。”
    现在想来,安抚的成分肯定有,但更多的还是为即将到来的宗教冲击做准备。
    肯定是不能照抄的。
    “未来必然会有无数人涌入,也会有很多新思想传入,就如当年的佛教东传一般。”
    张宇初下意识的点点头,等反应过来,连忙解释道:
    故事的着眼点,始终就在黄泉界。
    张宇初回想宗教司的新规,尤其是禁止未经允许的宗教传教,渐渐的有些相信这番话了。
    他就将阶梯性收税解释了一下,然后问道:“诸卿以为此法如何?”
    “若朝廷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天下人理解,那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这一下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张宇初郑重的道:“贫道知道该怎么做了,请陈伴读拭目以待。”
    没想到连佛教都只能坚持两百年,就被彻底取代。
    陈景恪挥退下人,也没有说什么客套话,开门见山的道:
    “三日内我要一个详细的章程。”
    “张真人以为,未来道教要如何自处?”
    张宇初鄙夷的道:“蛮夷之辈不识大义,行此数典忘祖之事不足为奇。”
    原著里主角去亡灵界,碰到的是一个落魄乐手。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这个道理,有些反应迟钝的,依然在朝廷拿这事儿弹劾佛道两家。
    这属于是留白,将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
    这几天张宇初一直守在大门外,风雨无阻。
    “大明已经打开国门,主动与世界交流。”
    还特意修改了两个主角的关系。
    陈景恪笑道:“很难相信是吧?”
    想通了这一切,张宇初心中的一点不满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佩:
    陈景恪停顿了一下,给他反应的时间,然后才继续说道:
    “我华夏文明早晚要和西方二教发生碰撞,到那个时候,你们将要直面这两个敌人。”
    “你不错。”
    “未来大明的脚步会走向更远的地方,你们也不能落后太多。”
    关键是,在朝堂已经有官员开始拿此事做文章,试探朝廷的态度。
    “谁不知道王朝覆灭,土地兼并才是主因?”
    陈景恪说道:“你能理解最好,以后也省了朝廷许多麻烦。”
    而这也是陈景恪弄出这个故事的目的。
    只要不是反朝廷的宗教,传播都是自由的。
    这让他对伊教的侵略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虽然这么想也没错,可朝廷真正的目的,是帮你们抵御外来宗教的冲击。”
    而且书里也没有交代,落魄士兵为何会被现实世界的人遗忘。
    毕竟他只是想敲打一下佛道,并不是真的想让他们死。
    只有让读者感受到了深深的遗憾,才能强化他们对祭祀的认识。
    指望一棍子将佛道两家打死,那是不可能的。
    之前大家都以为,这条规定是为了安抚佛道两家。
    道统之争没什么好说的。
    “原来如此,陈伴读高瞻远瞩,贫道佩服。”
    这个结果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陈景恪颔首道:“是的,百姓多不识字,没兴趣听大道理。”
    “面对一个远在天边的假想敌,竟然没有丝毫胜算。”
    能见缝插针给两家来这么一下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事实上,对于事情演变到这个地步,陈景恪也有些惊讶。
    陈景恪说道:“那你可知,西域已经是伊教的天下?”
    “或者我问的更直白一点,你们有几分把握能存活下来?”
    “远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