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你特么想反皇权?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方孝孺当然不会忘记那两个词:
    人权和剥削。
    一开始他并不甚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还很奇怪为何陈景恪会如此郑重其事。
    随着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
    尤其是唯物思想小成,并用其来分析历史。
    他终于知道了这两个词意味着什么。
    可以想象当时他是多么的震惊。
    再回头去看陈景恪的种种政策,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也因此,他对陈景恪彻底心服口服。
    然而,这两个词也成了他心中的禁忌,不敢对任何人提起。
    此时听陈景恪问起,他深吸口气说道:
    “你准备把这两個词写进新书里吗?”
    陈景恪反问道:“不行吗?”
    方孝孺表情凝重的道:“你可知这么做的后果?”
    皇帝就是最大的剥削者,你确信要把这一点写进书里吗?
    他很想大声的质问一句,你特么想反皇权?
    陈景恪笑了:“看来你真的明白了这两个词的含义,我很高兴。”
    方孝孺却一点都不想笑,甚至想调头就走:
    “这一点都不值得开心。”
    陈景恪没有再说笑,表情转向严肃,说道:
    “我岂能不知道其中的危险性,但有些事情没必要直说,也没必要说透。”
    “关键看你怎么去做。”
    “我的种种政策,其实都是在赋予百姓更多的人权,减轻对他们的剥削。”
    “这些政策不是一样得到广泛施行吗。”
    方孝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但……
    “可是这两个概念依然很危险,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最危险的还是来自于百姓的觉醒……一旦天下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果你应该能想到。”
    陈景恪心道,我可太知道了。
    “但就算我们不说,就能保证没有人领悟到这个道理吗?”
    “与其遮遮掩掩,不如想想怎么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方孝孺并不看好这一点,说道:“真的能平衡吗?”
    陈景恪说道:“至少目前可以,你说的情况或许会出现,但那也是数百年后的事情了。”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那会儿大明还在不在都不好说,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杞人忧天。”
    方孝孺愣了一下。
    一是没想到,陈景恪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二是陡然明白过来,自己好像真想多了。
    对百姓来说,任何大道理都远不如一碗饭来的实在。
    这碗饭是谁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会将忠心献给让他们吃饱饭的人。
    想让百姓在乎这些大道理,至少也要等到解决了全民温饱问题。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吗。
    全民温饱有可能实现吗?
    至少方孝孺无法想象该如何实现。
    大明采用陈景恪的新政,废除奴籍,采用均田、摊丁入亩、一条鞭法等等良法。
    广大百姓才算是有了安身之地而已,温饱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
    就算如此,也称得上是史上少有的大治之世了。
    后人提及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至少也是洪武之治、建章之治一类的评价。
    至于全民‘仓廪实’、‘衣食足’,简直不敢想。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告诉百姓人权和剥削的概念,大家也不会在意。
    估计只有造反的人才会拿此事当口号。
    自己纯粹是被自己给吓到了,将这两个词当做禁忌一般的存在。
    想通了这些,方孝孺心中豁然开朗,说道:
    “我明白了,还是景恪看的透彻啊。”
    陈景恪说道:“明白了就好,伱以为陛下他们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我又不是傻子,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正是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才敢把它写进新书里面。”
    阶段性的解决也是解决,至于未来会如何,那就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只要华夏能称霸全球,随便后人怎么折腾都无所谓,反正肉都烂在锅里了。
    方孝孺气道:“你为何不早说,故意戏耍我是吧。”
    陈景恪笑道:“我可没戏耍你,有些事情你自己想通了才行,别人解释效果会差很多。”
    方孝孺也不是真的生气,也就没有继续纠结此事,转而说道:
    “给我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陈景恪就将‘历史赋予皇权’、历史赋予国家的责任和义务、皇权的责任和义务。
    以及皇权代天行道,抑制权贵,帮扶百姓。
    历史的发展,就是中央集权以及人权普及的过程等等。
    这一系列的思想,全都讲了一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