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让陷入孤立的方学有了朋友。
    虽然还不知道解缙具体持什么样的态度,但只要不反对唯物学,那都是一个好消息。
    反对唯物学的,则忧心忡忡。
    唯物学现在本就势头大盛,再有了解缙的示好,情况不妙啊。
    方孝孺和解缙两人,却没有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各自谈论着自己的情况。
    自答应加入陈景恪阵营之后,解缙就一直在为回归做准备。
    他很清楚,以陈景恪的身份,想要提拔一个低级官吏,就是张张嘴的事儿。
    至于他之前得罪权贵,还被蓝玉当廷斥责……
    对别人来说或许是个问题,对陈景恪来说同样是张张嘴的事儿。
    哪个权贵会不给他面子?
    果不其然,年初就接到了调令。
    等待新任县令到达交接了事务,就出发返回,直到前日才到达洛阳。
    然后就来了这里。
    听到这里,方孝孺眉头微皱,说道:“你没有去拜访陈伴读?”
    解缙说道:“递了拜帖,明日一早登门拜访。”
    方孝孺这才点头道:“也好,不可怠慢了此事。”
    解缙笑道:“我又非不通时务,如此简单的人情世故岂能不懂,不过还是感谢方兄关心。”
    方孝孺亦笑道:“是我太小瞧人了。”
    主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认识的很多人,都是只有学问不通人情世故。
    他习惯性的以为解缙也是这样的人。
    然而事实上,解缙是个极具智慧的人。
    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忠于王事,对君君臣臣那一套深信不疑。
    在面对皇帝的时候过于敢言直谏,有时候不懂得迂回之道,最终也死在了这一点上。
    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做法会触怒皇帝,惹来杀身之祸吗?
    以他的智慧,想来是很清楚的。
    可他依然选择了这么做,用命去践行了自己相信的道。
    双方叙了一会儿旧,眼见再没有人上来辩法,方孝孺就宣布今日辩法结束。
    并且还宣布,明日要款待友人,不辩法。
    后日大家再来。
    第二天,两人一起去见了陈景恪。
    三人寒暄了几句之后,陈景恪直入主题,说了对解缙的安排:
    “……陛下让你负责大明周报。”
    大家都是读书人,自然知道这东西的份量。
    解缙激动的向皇宫方向行礼,道:“陛下洪恩啊。”
    方孝孺却郁郁的道:“景恪有此奇物为何不早点拿出来。”
    陈景恪岂能不明白他的意思,笑道:
    “此物太早拿出来,对你来说并非好事。”
    他摆擂台看似弄的声势浩大,实际上短期内能来参与的,只有洛阳周边的读书人。
    应付这些人,自然就轻松了许多。
    等外地的压力到来,唯物学早就传开了,理学再想打压他就要变的困难许多。
    但周报不一样。
    这是面对全国发行的,直接将唯物学刊登在这上面,将要面对的是整个大明的理学打压。
    方孝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方才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不过你的大同思想,倒是可以在这上面刊登了。”
    还是那句话,有了唯物学打头阵,大同思想面对的压力就小了许多。
    直接在报刊上,面对全国发行。
    陈景恪调侃的道:“此事,还需要咱们大明周报的总编辑,施以援手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