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无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意接受。
    可现在他们是皇族,天命论最大的受益者,怎么可能会砸自己的饭碗。
    之所以没有生气,是因为此事只有他们几个人知道,没有传出去罢了。
    而且,这套理论用来警示自己,确实不错。
    之后朱元璋将朱雄英和陈景恪都叫了过来,严厉的道:
    “将你们叫来的原因,你们应该知道吧?”
    两人自然知道,肯定和契约论有关。
    朱雄英担忧不已,虽然嘴上说会添油加醋,实际上是真害怕老朱生气,将陈景恪给治了。
    看了看皇祖母和父亲,才稍稍放心一些。
    大家都在,反而出不了事情。
    陈景恪一颗心,也是七上八下。
    再一次试探朱元璋的底线,不知道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深吸口气,按捺住紧张情绪,说道:
    “知道,因为契约论。”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哼,你还知道啊。若非皇后和太子替你求情,咱现在就恨不得将你打死。”
    陈景恪反而松了口气,看来这次惩罚不会太严重:
    “谢陛下不罪之恩,谢娘娘、殿下救命之恩。”
    朱元璋严肃的道:“还记得咱们的约定吗?这个契约论咱很不喜欢。”
    陈景恪回道:“臣知道,所以并不打算外传。”
    “告诉太孙,只是希望能给他警示,让他勤政爱民做一个好君主。”
    朱元璋神色稍霁,说道:“还算你知道轻重。”
    这时陈景恪突然说道:“陛下可还记得,故事里大禹的部下,为何支持夏启夺权吗?”
    朱元璋神色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但面上却冷喝道:
    “有什么话就直说,不要拐弯抹角。”
    陈景恪回道:“因为大禹的部下,也不愿意大权旁落。
    “他们希望子孙能继承自己的权势,所以才支持夏启夺权。”
    “如此就可以靠着拥立之功,和帝王家族一起永享富贵。”
    “臣也是一样的,也希望自己的子孙能永享富贵。”
    “臣娶了公主是外戚,将来若有机会能封爵,陈家更是要与国同休。”
    “只有大明强大昌盛,陈家的富贵才能得到保障。”
    “所以,臣又怎么可能会自掘坟墓呢。”
    一席话说的殿内几人都不禁颔首。
    这番话才符合人性,符合他们对人性的认识。
    是人都有私心,陈景恪岂能没有?
    为什么要下嫁公主给他?不就是想用联姻栓牢陈景恪吗。
    为什么他没有处罚陈景恪?
    不正是因为他确信,已经将陈景恪栓牢了吗?
    理是这么个理,但有些警告的话还是要说。
    朱元璋脸色好转了许多,说道:“你心里有数就行,有些话不要乱说。”
    之后又再次叮嘱他们,千万不要把契约论传出去,才让他们离开。
    等两人逃也似的离开,他才对马皇后两人说道:
    “现在你们满意了吧?”
    马皇后笑道:“好重八,胸怀越来越宽广了。”
    朱标却若有所思的道:“陈景恪连这样大逆不道的理论,都敢告诉雄英,岂不正说明他没有防范我们吗。”
    马皇后也认同的道:“以他的聪明,肯定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但凡有一点防范之心,是肯定不会说这些的。”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若非如此,我岂能轻饶了他。”
    ——
    陈景恪和朱雄英两人,一路回到自己的住所,才露出如释重负之色。
    朱雄英正色道:“以后说话小心点,别什么都往外说,我能接受别人不一定能。”
    “我可以包容你,别人不一定啊。”
    陈景恪心下很是感动,又觉得欣慰,不枉自己一番心血啊。
    “放心,契约论已经是最激进的理论了,更激进的话我想说也没有啊。”
    朱雄英明显不信,说道:“最好如此,你自己好好反省吧,我有事去办,别跟着我。”
    陈景恪意味深长的道:“好,不打扰你的‘正’事。”
    “记得讲故事时候,将契约论部分去掉。”
    朱雄英知道瞒不过他,头也不回的道:“啰嗦,好用你说吗。”
    等他离开,陈景恪才长吁口气,然后露出开心的笑容。
    果然,成了。
    他抛出契约论思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华夏文明诞生过各种各样的思想。
    民贵君轻就不说了,严格意义上来说,无神论才是对天赋皇权最大的挑战。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无神论思想,南朝范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只是身处皇权时代,他也只敢反佛反迷信,不敢反对皇权。
    中国古代有人敢质疑君权吗?还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