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花开大洋彼岸,彗星横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包裹里东西很多。
    除了信之外,还有厚厚的一摞报纸,以及四本包装精美的书。
    看到这些,吴有德恍然大悟,怪不得刚才拿着感觉有点儿重呢。
    就这四本硬壳书的重量加起来都有好几斤了。
    先看书,简单看了下封面。
    《谁动了我的奶酪》、《哈利波特魔法石》,两本书分别两本。
    其中《谁动了我的奶酪》封面是卡通风格,上面画着两个可爱的小矮人和两只老鼠,中间则是一块大大的金黄色奶酪。
    没错,这封面还是彩色的。
    书的包装,无可挑剔。
    至于后面的《哈利波特魔法石》,画风就不同了,一个深蓝色的夜晚,尖尖的古堡上空,一个身穿黑色斗篷的人,骑着一个扫帚。
    魔幻风格扑面而来!
    相同的是,
    在这两本书的书名下面都写了一作者:Qinglong
    吴有德创作的所有英文小说,作者名用的还是他的中文笔名,并没有用他的英文名“艾伦”,或者是再起一个新的笔名。
    至于用原名?
    那还是算了吧。
    在当下这个时代,东方人在西方人眼里,那都是野蛮、愚昧、落后的象征,一个写着东方人名字的作品,不会有多少人感兴趣。
    可能不少人一看到作者是东方人,第一时间就放下了,然后去寻找其他感兴趣的作品。
    因为,吴有德只得选择暂时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
    这一点他在信里也是着重对玛格丽特说了,让她对外不要透露他的真实身份,只说是她的朋友就行。
    看到这两本书,
    吴有德明白了玛格丽特上次来信中说要给他一个惊喜是什么意思了,想来应该就是这两本实体书。
    他看了下封面下方,
    发现两本书的封面下方都写着同一个名字:OxfordUniversityPress。
    牛津大学出版社。
    这出版社吴有德并不陌生,算是鹰国几个知名且历史悠久的出版社了。
    如果不认识玛格丽特,那么自己的作品被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吴有德肯定是欣喜若狂,与有荣焉,感觉倍儿有面子。
    这出版社可牛逼了,被它出版那就是一种认同。
    可现在,吴有德倒是感觉平平,没什么激动之情。
    玛格丽特可是公主啊,公主出马,让一个出版社出版两本书那是事儿吗?
    动动嘴皮子的事情。
    不过当他看到那一摞报纸时,吴有德一怔,随即咧嘴笑了起来……
    《泰晤士报》:“《谁动了我的奶酪?》它,平庸得让人吃惊”。
    《金融时报》:“《谁动了我的奶酪?》每个成年人都应该看的童话故事!”
    《太阳报》:“看看这本书吧,可以放在床头柜阅读终生的好书――《谁动了我奶酪?》”
    ……
    除了一些鹰国知名报刊的点评,在这些知名报刊上面还有一些社会名流的点评。
    比如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我太喜欢这个故事了,我觉得不只是每个成年人要读,小朋友们也应该都看看。”
    还有女王的丈夫、首相阁下、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等。
    菲利普亲王:“这个小故事,却让我看了十遍,思索了十天,我还会再看的。”
    丘吉尔:“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个人的愿望发展,改变随时有可能降临,但积极地面对改变却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乔治奥威尔:“这个寓言故事有大智慧!”
    ……
    吴有德一张张的翻过去,发现除了一些鹰国上流人士的点评之外,还有其他欧洲各国的名人言论。
    就比如德国的君特格拉斯,
    他就在《世界新闻》上说:“《谁动了我的奶酪》文学价值为零,但永远不过时,指引人生方向!”
    这位君特格拉斯可是世界文坛的一位大佬,几年后他会写一部叫做《铁皮鼓》的作品。
    然后拿下诺贝尔文学奖!
    除了他,吴有德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埃尔文薛定谔。
    嗯,就是提出那个著名实验‘薛定谔的猫’的人。
    埃尔文薛定谔说:“变是唯一的不变!生活如此,科学也是如此!”
    看到这里,
    吴有德顿时乐了,他没想到还能给这位量子力学奠基人一点启发,他心情大好,又翻了一页继续看……
    最上面二三十份报纸全都是对《谁动了我奶酪》的评论,清一色的好评,而且每个人的角度还不一样。
    充分阐释了一千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看到最后面,
    则是几份报纸对于《哈利波特魔法石》的报道,其中还有几份是《伦敦邮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