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工作室年会(5000大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都不一样了。
    要知道宁号拍《疯狂的石头》,工作室可是给了15万的导演费用的。
    算上现在这一百万的奖金,等于他的导演片酬,基本和老谋子差不多了。
    冯裤子在没有参与票房分成之前,拍摄《一声叹息》的片酬是80万,和姜纹拍《鬼子来了》的片酬差不多。
    一百万导演片酬,对导演来说,也是一道坎,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疯狂的石头》作为我们的第一部电影,能取得这个票房是莪一开始没想到的。”
    “毕竟当初宁号来拉投资也是歪打正着。他就是陪着来吃个饭,结果谈成了一部电影。”
    沈涛上台发放了奖励,又把投资宁号的事情,声情并茂的说了一次。
    自从《疯狂的石头》火了后,宁号阴差阳错从沈涛这里拿到投资的事情,已经被讲过很多次了。
    甚至在外界眼中,沈涛的这种神来之笔,就和他的音乐一样,快成为一段佳话了。
    毕竟沈涛写歌,从来不是在工作室,而是在片场急性创作的的事,已经快变得人尽皆知了。
    以至于已经有粉丝喊出了,沈涛快多拍几部戏,好去片场多写几首歌的口号了。
    台下,琯虎看着还在分享着拍摄故事的沈涛,脸上却浮现出了微笑。
    谁能想到一年多前,他从工地带进剧组的那个小孩,能成长到现在的程度。
    沈涛会唱歌的事情,他在《民工》剧组就展现出来,那会儿他没事就总爱唱几句。
    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写过歌,可看得出他是真的有天赋。
    只是谁也没想到,他凭借唱歌赚了钱,却不是拿去买房买车,而是去投资剧本。
    还一次就投出了一个票房过亿的剧本。
    可能这就是热爱吧。
    毕竟,这年代在市场本身不景气的情况下,能一次性梭哈五百万去投资一个电影,除了热爱,没有其他能解释的了。
    想到热爱,琯虎看向沈涛,再看看和自己同桌的李威,也许他们也应该重拾对电影的那份热爱。
    “等我手里这个电视剧拍完,我想我也要回归电影了。”
    琯虎看向李威,自顾自的说了一句。
    “行啊,现在市场好了,我们也不能当逃兵了。”
    听了琯虎的话,李威也给他打了打气。
    宁号的成功,除了给国内电影市场打下了一剂强
    心针,也给不少不得志的电影导演,带去了一道曙光。
    在不少人看来,宁号这样一个新人导演,都能拍出过亿的票房的电影,他们这些人也可以。
    他们以前只是缺少一个沈涛这样的投资人而已。
    如今电影市场变好了,只要给他们投资,他们就能成为下一个宁号。
    毕竟宁号的风格虽然明显,可也并没好到特别突出。
    国内的导演许多人都是自命不凡的,创新虽然不会,可抄袭却从来不缺。
    随着《疯狂的石头》下映,现在已经开始有电影公司,准备找国外的电影抄袭一下,再做点本土化改编了。
    毕竟在他们看来,不管是今年的票房冠军《功夫》,还是《疯狂的石头》都是靠着抄袭取胜的。
    对他们来说,赚钱嘛,不磕碜。
    只是当他们碰壁之后才会明白,宁号的成功可不只是表面展现出来的这些。
    和琯虎几人决心重振电影不同,第一次参加这种年会的孔生,却看见了工作室的另外一面,冲劲!
    那种瞄准了一个项目,就敢全力以赴的冲劲。
    他从九十年代入行,从摄影助理一步步走上导演的位置。
    这次接下《父母爱情》算是他独立执导的第三部电视剧。
    上一部叫《前门楼子九丈九》。
    他接触过的影视制作公司也不少,可敢一次性就砸下几百万去开拓市场的,却没有几个。
    不管是《疯狂的石头》还是《父母爱情》。
    在他们看来,这都是一个个全新的题材和市场。
    《疯狂的石头》和《英雄》那种大主题不同,他就是一个个生活中的小人物,每日为了一日三餐奔波的市井生活。
    而且这种市井生活,还和贾樟柯的那种艺术化表达不同。
    他们虽然生活也苦,可每个人都在积极活着,也正是这种积极才碰撞出了故事的喜剧内核。
    这在国内的电影市场,是一个全新的题材。
    更是一个一般人轻易不敢涉足的题材,毕竟拍的不好很容易就会亏得血本无归。
    而《父母爱情》也是如此。
    当看见这个剧本的第一眼,孔生就知道它不同于以往的电视剧。
    这和当下那些,情节跌宕起伏,故事轰轰烈烈的年代剧不同。
    这部剧没有什么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狗的血剧情,剧情多是写夫妻之间的生活。
    这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