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你就是那个搞定凹版印刷机的人?(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无论是小宦官还是宫女都没有收,正是因为重八你定下的规矩好啊,他们都还主动上报此事,不敢隐瞒。”
    听着媳妇的夸赞,朱元璋不免得意的多扒拉的两口大米饭。
    马皇后如此一打岔,朱元璋也就懒得揪着王布犁“贿赂”宫人这种事情了。
    “爹,我方才同王布犁交流,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朱元璋抬头望着自己的好大儿。
    他一直都在后面听着他们对话的全过程,并没有发掘什么问题。
    “我好久没有在民间走动过了,甚至不如老四他们走动的多,知晓民间疾苦。”朱标咬着馒头,手中的筷子也没有去夹羊肉:
    “若是我拿着宝钞去店里吃个饭,就能提早发现这种事,不至于如此的被动。”
    朱元璋目前还没有把儿子送出去的意思,一直都带在身边想要把自己的执政理念以及经验都传授给他。
    现在听到好大儿说这话,朱元璋也停下了咀嚼的动作,同样在认真思考。
    过了一会,他才回答道:
    “此事再议,先解决眼前的事。”
    “好。”
    朱标也大口吃肉,不再提这个事情。
    皇帝终究不能养在深宫当中,不知民间疾苦。
    明宣宗朱瞻基当了皇帝之后,时不时的去北京百姓家里吃饭,他觉得饭菜十分那吃,而且百姓就吃这个。
    故而后面他也开始休养生息,连京师百姓饭菜都这样,放眼整个天下,能好到哪里去?
    朱瞻基有个爱玩蛐蛐的爱好没啥,并不像他爷爷朱棣那样要干很多事证明自己是个当皇帝的料子,这个孙子开始体恤民力了。
    蓝玉在前,朱棣在后。
    天下想要证明自己的人,如过江之卿。
    北方当然是苦寒之地,可南方就不一样了。
    因为元朝优待南人的政策,大批北人跑到这边讨生活并定居繁衍下来。
    江南人口越发的密集庞大,但生活也富庶一些。
    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这种情况都没有改变,只能强行迁民。
    朱棣前往的北平,实际上是个苦寒之地。
    偏殿内。
    大臣一个个吃着肉包子,又有宫女给上茶伺候着,心里十分不得劲。
    刚刚被罢官的提举脸色十分难看,胡惟庸安慰了他几句。
    如今陛下正在气头上,又出现问题,没有给出好的解决办法,让陛下满意。
    先委屈去辽东待些时日,待到陛下气消了在把你召回来。
    胡惟庸的权力虽然在增大,朝中许多人都向他靠近,以他为首。
    但他此时并不会顶撞天子。
    毕竟天子一言九鼎,皇帝刚说完让别人滚,你作为丞相就强硬的说他不能滚。
    这不是纯纯找死?
    胡惟庸还是晓得自己几斤几两、
    如今的他哪有那个本事或者想法,敢同朱元璋叫板呢!
    “诸位,都好好想想。”胡惟庸对着啃着肉包子的群臣道:
    “陛下的意思你们也都知道,若是再想不出来什么办法,那可就不仅仅是斥责了!”
    对于胡相的话,诸多大臣也都明白。
    提举司的人连忙回到办公地点去翻翻旧书,又不是大明第一个实行宝钞的。
    万一能找到什么好法子呢,不管能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先渡过眼前的难关。
    至于以后暴露出来的问题,自然是留给后人去解决呐。
    咱只管现在。
    胡惟庸坐在椅子上,他只是在思考。
    陛下如何突然间就找了提举司的麻烦?
    任何事情发生都应该有缘故。
    但是在皇宫内,他也不会胡乱瞎打听。
    因为胡惟庸的权力还没有达到顶峰,只不过刚刚开始。
    文楼内。
    没让王布犁睡很久,检校抓人做事,直接把假钞案所有案犯,从九十里外的句容县连夜押到京师。
    这边一动手,便有人快马加鞭前往句容县报信,然后那边埋伏好的人开始抓主要头目,叫他们交代,还有谁是同伙。
    不辨真假,一起送到京师里来。
    寅时左右,王布犁被蓝玉叫醒,犯人都已经待到,并且拿来了一些初审记录给他看,检校在这方面做的极为专业。
    就算是王布犁这个“专业”刑房大爷,都看不出什么漏洞来。
    太子叫他醒醒盹,一会犯人全都押到文华殿去,由他亲自断案审理。
    案件也算是有始有终,都是王布犁一手操办的。
    王布犁见一旁的小宦官端来了冷水,请他洗脸精神精神。
    大夏天的倒不至于寒冷,只是平日里这个点还在睡觉当中,生物钟也不是好调整的。
    但这帮小太监们却早习以为常,这个点左右,陛下已经开始起床,处理朝政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