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活字印刷是个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同仙女进行敦伦,对于公主的身份,也不忌惮,直接就上手。
    这小子果然胆子大的很!
    真以为咱不知道你在夜秦淮体验过冰火两重天项目了?
    如此奢侈的行径,朕都未曾体验过。
    至于什么民间未婚妻第一次登门给包红包,也不知道是不是从仙境当中知道的“惯例”。
    寻常百姓家,哪有未过门的媳妇就去男方家里的?
    至于最后王布犁在大街上说的话,倒是让朱元璋极为满意。
    兵马司的人可多是朱元璋的心腹士卒,若是能随便让人刷脸放心,他这个当皇帝的就睡的不安生了。
    太子也被他支走,早早的休息去了。
    至少陪陪他的媳妇,趁着咱现在还力壮,能抗好多年呢。
    朱元璋身边就剩下伺候的宦官了。
    “王布犁啊,朕到底要瞧瞧,你去了国子监能给咱什么样的惊喜。”
    第二天。
    王布犁并没有按照朱元璋的意思直接去国子监,而是照例巡视工地。
    因为就快要干完了。
    旁边又建造了一个堆放垃圾的地方,待到垃圾焚烧玩之后,再放些木柴之类的。
    越是要到项目完工之前,越不能放松警惕。
    尤其是这点小活,也用不着玩什么打生桩的谣言。
    工部员外郎于文明也终于松了口气,工程总算是要完工了。
    特别是王布犁每日都要来巡视一圈,甚至还要随机叫住几个工匠与他们交谈,询问一些事情。
    于文明可知道王布犁是怎么端掉一个子部的,故而他一丁点都不敢放松警惕。
    毕竟他这个员外郎的职位,屁股还没坐热乎呢。
    等回了县衙之后,王布犁写了份表扬信,叫人送给兵部尚书,希望能让许多巡夜之人向昨天那些士卒学习,如此城中的治安便有了更多的保障。
    百姓的生活有了安全感,他们才会感到幸福,那违法犯罪的事情也就相应的减少许多。
    至于捕头钟牛针对疑似自杀刘有江的排查,还没有进展。
    王布犁表示知道了,像这种线索少的案子,又不是着急破获。
    他只是暂且让副使主持江东桥巡检司的工作,看看他的工作表现,是否提拔他或者再从别处调过来。
    其余巡检使也时不时的来同王布犁汇报最近的工作,因为刘有江的突然身死也吓到他们了。
    他们生怕是王布犁叫人下的手,谁让刘有江曾经刁难过驸马爷的家人呢。
    我查我自己,那当然查不出来任何线索了!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当中,王布犁与刘有江之间是有旧仇的,怀疑对象自然就直指王布犁。
    可这种事,他们又不敢去说,也不敢去敲登闻鼓禀告陛下,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是王布犁指使人杀的。
    难不成也给朱元璋说一句莫须有。
    那死的就是自己了。
    池武等人相信天子还是更信任王布犁,而不是他们这些人。
    王布犁当然不会想这些巡检使在想什么,只不过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揪点下面人的小辫子,让他们老老实实干活,供他驱使,莫要做些违反大明律的事,免得牵连他这个上官。
    驿丞对于王布犁是极为满意的,因为兵部真的给他们补充了驿马。
    这其中没有王布犁的奔走,那他们是无论如何都拿不下来的,更不用说换一个其余的典史来推动此事了。
    直到处理完了县衙的事情。
    王布犁才骑着小黑子走向国子监,看看报名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事情过了三天,该冷静的也冷静下来了。
    校长李文忠已经整理好了报名人的花名册,他拿给王布犁看。
    “目前已经报名了两千七百三十一人,这些人都送走的话,国子监一下就冷清起来了,把那些夫子们气得够呛,连读书种子方孝孺都拦不住。”
    李文忠很满意王布犁的那一番话,直接拐走了许多学子,要去北方历练当官。
    一个是李文忠说十年后才开科举的刺激,一个是干得好直接当官。
    “这些人可不一定能够全都去的,至少半路上打了退堂鼓,对于他们而言也是极为劝退的。”
    “你说的对,但这些事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可以让他们觉得不是谁报名都能去的,都是通过自己竞争才获得这个机会,后悔的可能性就会小一点。”
    王布犁翻着花名册仔细的瞧着,后面还记载了这些人的家世,算是亲属关系,一旦出了事,将来也好联系。
    “你又有什么鬼主意了?”
    “设置一些门槛呗,有竞争才更能激发人的斗志。”
    王布犁把花名册放下又拿出空白纸,在上面写了报名表三个大字,然后又设置格式,一些基本信息,甚至在相貌描述上也做了空格。
    比如你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去了北方想要做什么,从哪方面入手去做,就相当于科举殿试的小范围的论述,限制字数。
    李文忠瞧着王布犁刷刷做出这个表格,颔首道:
    “不错,我这就叫人去誊抄,多叫些人,三五天内必然完成。”
    “啊”
    这下轮到王布犁诧异了:“我记得毕在宋朝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什么不印刷问卷,反倒要人工抄写呢?”
    “我没听说过。”李文忠很诚实的给与了回答:“何为活字印刷术?”
    “啥玩意?”
    王布犁开始挠头,不应该吧。
    大宋传下来的发明,元朝没有继承也就罢了,怎么连大明都没有继承?
    因为按照沈括的描述,印两三本就别费劲了使活字印刷了。
    但是要印上一千本往上,那才叫个神速呢。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还是这项技术在大明都没有推广呢?
    王布犁又给李文忠稍微解释了一下活字印刷术的妙处。
    一听可以瞬间印出上千本书籍,李文忠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李文忠连忙拉着王布犁道:“走,咱们去工部,如此好的手艺,他们却藏着掖着。
    他娘的,若不是你与我说,咱都不知道世上有如此简便的法子。
    工部的人都不知道教一教,就晓得累傻小子,非得找他们算账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