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手段,王布犁不相信老朱不会对自己好好审查一番,或者说试探自己。
    王布犁拍了拍朱明秀的肩膀:“今后咱们夫妻两个之间的闺房谈话,你可不能再说给别人听了,人长大了,都得有自己的隐私。
    就像你父母两个人也不会把所有的事情告诉你,这是夫妻之间独有的秘密,纵然是子女也不会分享,你想想对不?”
    朱明秀仔细的想了想,确实如王布犁所言,随即她又轻声询问:
    “王郎,什么叫隐私?”
    “额,就好比是夫妻两个之间的小秘密,不好给别人说的那种。”
    “哦。”
    朱明秀的脸越发的红润起来。
    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想就这么静静的靠在王郎的身边。
    国子监内。
    众人都围在一旁看着四处贴出来的公告。
    虽然大家都很热情,但大抵报名的人员过多,北方地区的官吏的职位并不是很充裕。
    所以要进行一次笔试以及面试,然后择优取材,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职位上去。
    “如此选才之法,倒是显得极为公正,大家公平竞争,驸马都尉是有点手段的。”
    齐德站在人群前头忍不住点评了一句。
    对于考科举这件事,齐德是有信心的。
    但奈何陛下目前没有开科举的想法,他又不愿意等上十年。
    十年。
    一个人能有几个十年啊?
    大家都是这个想法,尤其是给许多不愿意融入淮西集团的学子们一个出口。
    未出校门的学子们,还是有着一丁点的骨气。
    毕竟他们还没有当官,受到官场的浸染,也没有饱受过多年未中举的苦楚,有些潜规则用不着旁人交,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就像范进中举后,对待士绅官吏表现的极为老成。
    这么多年他早就在心中演练过无数次,若是自己中举后,该如何如何对待各种各样的人。
    “我早就听闻驸马爷办案心思缜密,今天总算是见识到了他的手段。”
    一些自觉能够通过笔试的学子,开始吹捧起王布犁了。
    反正对于他们而言,也是有利的。
    王布犁一个小吏,没受过四书五经的洗礼,他的出题定然简单的很,咱们对于这种考试,都非常的有信心。
    所有人都被王布犁以五十人为一个班规划成了集体,总之就是很拥挤。
    方孝孺作为其中一个临时班长,给班级花名册的学生发放报名表,也就是考试内容。
    所有人安排一次测试,然后按照测试内容的取舍进行面试。
    为此还抽调了未曾报名的学生,进行监考。
    防止这些人交头接耳。
    关于这一次考试,直接让许多国子监的学生们大呼没经历过,这跟四书五经一丁点都不挨着。
    他们未曾经历过的船新版本。
    当然了也较为简单,并不是所有人都只会四书五经。
    也有畅想着自己今后如何如何,把吹牛的内容往上面一写,还是比较突出的。
    至少他们敢写,不是死读书的。
    王布犁为了加快进度,选择十个人一组,抽签按照他们各自的写的答案进行问答。
    就是做出一个简单的面试。
    李文忠也没见过这种场景,同样乐韶凤等同为面试官的对于王布犁的操作也多是没见过。
    作为主面试官的李文忠,在经历过王布犁的几次亲自示范之后,也开始上手,按照一些预设问题提问。
    出去的学子们有人高兴有人面带悲色。
    因为王布犁一下子就把那些高兴的人,用面带悲色的学子给衬托出来,原来我相比较其他人还是有能力的。
    一帮人便围着从面试场景喜滋滋出来的同窗询问,也有人另辟蹊径,询问那些面带苦涩的同窗,到底是怎么失败的,等到我的时候,好避免一下。
    乐韶凤确实品出味道来了。
    王布犁这番操作,直接越过复杂的乡试、会试,他代替皇帝对广大学子们进行了殿试。
    而且这件事是皇帝授意做的。
    不开科举,直接搞殿试。
    无论如何,都算是提拔读书人的一种手段,同时也避免了淮西集团的无限做大。
    至少靠着胡惟庸举荐的人,谁会前往北方那些苦寒之地啊?
    大家拼命巴结,就想让上官给安排个找三条腿的金蟾任务,总之都是要享富的,谁真正愿意为百姓做事啊?
    就更不用说为民请命这种事了。
    “擅长读书,想要去北元教化那些蒙古人,让他们明白天明所在,从而归附大明?”
    王布犁瞧着眼前的学子,再仔细看了一眼,然后喊了滕云杰的名字,叫其余人全都出去再候场,他单独进行面试。
    于是其余九人全都站起身走出去,并且门口有士卒把手,禁止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