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新典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或者说目前的典史无所不管,本来就是极为繁忙的一个差事,要不然月俸也不会高达每月三石呢。
    待到众人喝的东倒西歪,这才散了场。
    蒋环亲自护送王布犁回去。
    如今京师的风气大抵是不错的,食人魔已经很久没有作案了。
    或许是上次闹的动静太大,或者这一次还没挑选到合适下手的对象。
    第二天,王布犁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县衙。
    只不过这次要待的地方换了,不再是小小的刑房,拥有自己的署衙了。
    不过他依旧先来了刑房,宣布温客晋升为刑房大爷之事,自然没有反对之声。
    作为王布犁房里的老人,他们自然就被贴上了王布犁一派的标签。
    如今王布犁当了天子的女婿,升官之后,还继续在江宁县县衙打转,对于他们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
    待到处理完了任命之事,王布犁便叫蒋环拿着自己的东西,进入典史衙。
    他先是环顾了一遭,不得不说,京师的县衙规模还是蛮大的,他的右手边便是知县的正堂,中间有一道院墙割接,想要进去,还得绕过走院门。
    而且进入牢房也极为方便。
    左右两侧是捕班和壮班的人,站班那帮人是给知县审案时站在两侧口称威武,顺便练习打板子的人。
    王布犁瞧着花名册,他这个典史就算是大明朝对乡村权力的化身了。
    朝廷规定州县官不许下乡,典史便要代为奔波。
    故而乡村百姓对于典史的畏惧,往往超过县太爷的畏惧。
    宋典史也过来交接,同王布犁说了些当典史的经验。
    “那些耕田的农夫,有几个认识咱这典史老爷的,连忙丢了锄头铁耙,近前磕头。”
    “咱要是去庄上捕人,庄上的人见我亲自来捉,不知道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烧身。”
    “这正是四乡八村的地保、乡约、图正,哪一个敢欺我?”
    “江宁县的百姓谁又不敢来奉承!”
    王布犁连连应声,自古皇权不下乡,县官对地方上的控制都得靠着底下的吏员。
    县丞、主簿很少下乡,作为最底层的朝廷命官典史,那可就是土皇帝权力的化身。
    “我江宁县水道不少,故而周县丞主要分管水利,河司务,专管司盐、渔课税。
    高主簿则是主管乡村百姓上交赋税核算,以及乡学的建设。”
    宋典史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道:“咱们则是最为复杂,首先陛下最为重视的驿站也归咱们管。
    驿丞每个月一次来汇报工作,这事需要老弟你重视,毕竟京师脚下,权贵颇多,他们可是容易仗势欺人。
    还有库管、盗窃、私宰、私贩、窝娼、户婚、回土等词讼之事也归咱们管。
    同时也要负责对街边商贩收税,负责城防。
    县训科、县训术、县僧会、县道会、这些人是在官籍登记的人。
    朝廷是不给他们俸禄的,全凭他们自己个靠着自己的手段谋生,但是也要接受官府的考核,你可不能让他们给蒙骗了。”
    王布犁晓得这些人,就是专门的技术人员,官府要征你们来做事,你们就得无偿付出自己的专业技术。
    比如衙门的人因公负伤,就得郎中来给治。
    因公殉职,那阴阳学的要给找个好墓地。
    僧道也要齐聚开个简易的水陆大会,为亡者超度之类的。
    王布犁他爹便是登记在册的人。
    典史表面是对他们有监督的责任,还有考核奖惩。
    但只要这些人在各自的业务上不出现什么大的过失,也不会给你们处罚。
    一旦这些人在名声道德上有了缺陷,哄骗乡民之类的,或者趁着做法事偷盗,偷人家老婆,传到典史的耳朵里,那必须是要狠狠的敲打他们这些人的。
    尤其是摆摊算命算卦的,你胆敢不来县衙登记,私自开卦,必须抓你进监狱。
    老朱可是定了好多教派是违法的邪教,必须要根除的。
    朱元璋可不想有人再传唱什么莫道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谶言。
    宋典史知道王布犁是个聪明人,见他点头,便接着往下说:
    “巡检司这些人多数是士卒转任,他们曾经的将领,说不定是什么侯爵伯爵将军之类的。”
    “我晓得,他们主要负责盘问往来奸细以及贩卖私盐犯人、逃军、逃囚、无引、面生可疑之人。”
    王布犁明白老朱设立这么多的巡检司,就是为了控制人员流动,不允许他们成为元末那种流民,不利于他的统治。
    朱元璋恨不得大明治下犹如一潭死水,那才叫个好呢。
    当然巡检司主要是负责军事职能上面的,对于民事并无过多责任,要不然也不会设立弓兵。
    王布犁对于巡检司背后的人倒是很有警惕,因为假钞案当中灰狗杨金水买来的路引,就是巡检司的人私自卖给他们的。
    王布犁在假钞案当中,并没有过度引申,他不知道老朱有没有注意到,或者完全被杨馒的事给冲昏了头,没有注意细节。
    总之,私卖亡命徒路引的巡检司,好像并没有遭到什么惩罚。
    有关这件事,王布犁也不会去抓着不放。
    说实在是他又不是老朱的铁忠臣,没必要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在基层干工作的,哪一个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布犁给宋典史倒了杯凉茶,解解乏。
    昨天喝了不少,今天还是有点发懵,依旧起了个早,来同王布犁交接。
    “说完了外面,再说衙里,这花名册你也瞧见了。
    一个门子,我得带走,你自己再招个贴心的。
    捕快二十人,民壮五十人。
    灯夫一个,库卒四个,仓夫四个。
    狱卒十二个。
    当然还有马夫,但咱没钱养马,自然也就用不着。”
    典史要下乡捉贼,自是可以配马的。
    “以你的身份,养个马绰绰有余。”
    王布犁还不太会骑马,他这身体还得养一个北边的大马才行,不过军马老朱控制的很严,王布犁也并不想骑马干工作。
    对付对付得了,一个月才三石的俸禄,玩什么命啊!
    根本就不值得。
    别看自己成了老朱的女婿,可王布犁对老朱的固有印象是一丁点都没改,并且非常忌惮他杀人不手软这件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