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朱棣可没领会他爹的意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驸马爷安心,一有消息我便差人告知。”
    “有劳。”
    毛骧瞧着王布犁与皇四子一起往外走,站在一旁有些恍惚。
    像王布犁这般有礼貌,一丁点都不翘尾巴的人,且圣眷极高,谁都下意识的愿意去接近。
    总之,跟他认识认识,成为朋友也没有什么坏处嘛。
    大家都在天子身边侍奉,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谁都懂。
    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万一惹得天子生气的时候,连个帮你求情的人都没有,那可太操蛋了。
    王布犁与朱棣都没有言语,皇宫当中耳目众多。
    再加上又有毛骧的人在。
    直到出了宫门,与守城的平安打了个招呼,才继续往外走。
    “妹夫。”
    走在洪武大街上,朱棣见人稀少,又不见人靠近,这才开口道:“我有事想问你。”
    “问。”
    王布犁脚下没有停留,他打算先回公主府待会,待到天色渐晚再回衙门。
    “可是父皇又不让我问。”
    “那你就别说,省的露馅。”
    王布犁是觉得目前的朱棣是个直肠子,也没有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是架不住他爹的威压盘问的。
    “可是我不问,又得睡不着。”
    朱棣面露苦涩,今天的事情对于他而言过于传奇,以至于还是有些不能相信。
    作为自己的军师,朱棣觉得询问他是非常正常的事。
    但父皇与好大哥的话,又让他极为忌惮。
    “那你问了就更该睡不着了,莫不如等你去北平就藩之前再问,免得有人在王府当中监视你,梦话都说出来。”
    朱棣一愣,见王布犁没停下脚步,他也不敢停。
    连忙压低声音道:“妹夫,我觉得你不厚道,有好事也不带着我。”
    “呵。”王布犁连看他都没看他:“老四,你岂不闻事以密成、言以泄败、成于心思、谋于深思?
    就你这除了在军事上其余地方都不喜欢动脑子的样子,我若是告诉你了,你能控制住自己的嘴以及心思不被旁人套话吗?
    还不如我再暗中默默做了,将来到了合适的时机再与你全盘托出。”
    朱棣被王布犁的话说的没有丝毫反驳的余地。
    目前朱棣的岁数还是太小,考虑的事情更加不全面。
    “可是。”
    “别可是了。”王布犁忽地止住脚步,盯着他道:“难不成你觉得我还会害你不成?”
    “这倒不会!”
    朱棣脱口而出。
    “那不就得了。”王布犁一甩衣袖继续往前走:“家里备了晚饭,你一起去吃还是回家?”
    “哎,许久未曾见妹妹了,一起,下次吃吧。”
    朱棣觉得自己要是不跟王布犁开口,兴许就要一脚被踢到凤阳练兵去了。
    不仅是王布犁担心自己口不严,父皇与大哥那里也会担心自己嘴不严。
    王布犁是感觉朱元璋告诉了朱棣一些事,但是具体是什么他不清楚。
    总归现在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去询问什么事。
    大家还是先冷静冷静,自己再同朱棣交流。
    免得朱棣先泄露了底牌。
    这种试探的博弈,王布犁觉得自己很是沉得住气。
    朱棣也需要消化消化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只是他在思考回家之后要不要与徐妙云野诉说此事。
    只是不知道要在什么场合说一说。
    于是二人分道扬镳。
    朱棣回自己的家去了。
    反倒是朱元璋没什么可担心的,他不怕老四给王布犁透口风。
    就怕老四真的按照自己的意思,一丁点都不给王布犁漏。
    如此一来,朱元璋想要打探更多消息的事情,便落了空。
    谁说当皇帝说出来话里的意思,就跟他心中所想的就是同一个意思了?
    当年朱元璋还告诉王布犁千万不要火并了琉球的使者,免得惹起两国争端。
    可是王布犁当街杀了使者后,朱元璋丝毫生气的模样都没有,反倒派出船只前往琉球严重交涉。
    你们派的什么狗屁使者,胆敢在我大明境内胡乱杀人,再敢有下次大兵立即发过来灭了你们。
    吓得琉球国王连忙跪地请罪,给大明使者说好话,差点把皇后的一家子全都宰了让明使息怒。
    毕竟琉球这个小国目前可是有三个国家。
    其余两国巴不得借助大明的势力扩大自己的地盘呢。
    朱元璋虽然在处理政务,可心思还是觉得老四没有领会到他的真正意思,难免叹了口气。
    “爹,可是方才在牌桌上的讨论不满意?”
    朱标自是注意到了他爹的叹息声。
    因为在处理政务的时候,朱标很少发现他爹一个劲的叹息。
    方才的法子挺好的,说明打麻将还是有助于思考的。
    免得一直处理政务,脑子变成了浆糊一样。
    “不是不满意,而是太满意了。”朱元璋自然是不想与儿子轻易说出自己的心思,只是感慨道:
    “朕制定的政策并没有太大的过失,造成种种局面,是下面执行的人出了问题,没有完全按照咱的意思去办,反倒是扯朕的虎皮为他们自己谋好处。
    骂名都是朕背了,好处全都被他们给占去了,朕如何能不愤怒呢?”
    只是治理天下与打天下不同,还需要许多文官帮他治理大明。
    要是治理天下如同打天下那般简单也就好多了,直接敌人给宰了那不就行了?
    “爹,人才都是需要慢慢培养的。”
    朱标也不知道要怎么开解他爹,如今心向大明的读书人还是太少了。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如何培养忠于大明的官员,朱标更是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尤其是看到大明未来那些官员的所作所为,他也异常恼火,可恼火过后又没有什么实际的解决办法。
    最终的结果是只能更加恼火。
    “培养?”
    朱元璋捏着胡须,又摇摇头,谈何容易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