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只要用心去学,没什么是学不会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胡招娣一脸无语:“两位义兄,你们两个在我心里一样重要,别争了行不行?”
    “行。”两人同时回答。
    与此同时,两人也同时夹菜往胡招娣碗里塞。
    胡招娣嘴角上扬,埋头干饭。
    饭后,韩东升又给胡招娣打包了好几个肉菜,才赶着牛车和马车一起去拉桌椅。
    桌椅都是按照私塾里专用的桌椅定做的,一共做了五十套。
    实际上,私塾的一间课堂里放不下五十套桌椅,但刚开始,胡招娣也只打算开一间课堂。
    来到定做桌椅的地方,胡招娣付了尾款,便开始装车。
    五十套桌椅和书籍布匹全都绑在了牛车和马车上,四人才和韩东升、吴应海告别,赶着车出了县城。
    老秀才和胡招娣并排坐在马车上,胡招娣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拿着马鞭。
    出了县城后,老秀才突然开口:“丫头,你这两个义兄还真不错,值得深交。”
    胡招娣微微点头:“确实不错,虽然都是有所图,不过我也对他们有所图,相互之间也算是扯平了。”
    “无所图就不会走到一起,不过你这两位义兄为人处世是真的不错。”
    “确实,不然我也不会和他们常来往。”
    “嗯,丫头识人的眼光不差。”
    一路闲聊中,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大湾村。
    一进村子,三车桌椅立马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
    有人问:“招娣啊!你这私塾啥时候可以开课?”
    胡招娣笑着回答:“大叔,这两天我把桌椅和书籍整理好,过两天就能开课,不过明天孩子们就可以开始报名了,报名找纪爷爷就行。”
    “好嘞,我明天就带我儿子去找纪叔报名,招娣,我可是帮着一起建私塾了,学费可得给我优惠啊!”
    “大叔放心,我说话算数,只要是帮着一起建私塾的,第一年的学费都有优惠,就当是给大伙的工钱。”
    “好,真是太好了,以后孩子也能在村里上学了。”
    胡招娣点头道:“那是,大叔,拜托你个事呗。”
    “啥事你说。”
    “明天就可以带孩子来报名这个事情,你有空就帮我宣传一下。”
    “没问题,招娣,这会儿要直接送桌椅去私塾吗?”
    胡招娣点头:“嗯,现在就直接送过去。”
    “正好我现在没事,我跟你们一起去卸车。”
    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
    “我也去,这以后可是咱们孩子上课的私塾。”
    “就是,要不是招娣,咱们的孩子就只能去县城上私塾,路程远不说,还贵。”
    “走走走,大家都去帮忙。”
    当然,有人想着让孩子上私塾,也有人不想让孩子读书的。
    那些不想让孩子读书的人都觉得孩子读书没什么用,还不如早点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帮家里人减轻负担。
    尤其是适合读书的孩子是女孩的人家,根本就没想过把女孩送去私塾。
    在他们的观念中,女孩长大了终归是要嫁出去的,长大前能帮家里干点活。
    长大后除了能换点彩礼钱,真的没有任何价值。
    这就是从古至今都有人重男轻女的原因。
    胡招娣一脸无语:“两位义兄,你们两个在我心里一样重要,别争了行不行?”
    “行。”两人同时回答。
    与此同时,两人也同时夹菜往胡招娣碗里塞。
    胡招娣嘴角上扬,埋头干饭。
    饭后,韩东升又给胡招娣打包了好几个肉菜,才赶着牛车和马车一起去拉桌椅。
    桌椅都是按照私塾里专用的桌椅定做的,一共做了五十套。
    实际上,私塾的一间课堂里放不下五十套桌椅,但刚开始,胡招娣也只打算开一间课堂。
    来到定做桌椅的地方,胡招娣付了尾款,便开始装车。
    五十套桌椅和书籍布匹全都绑在了牛车和马车上,四人才和韩东升、吴应海告别,赶着车出了县城。
    老秀才和胡招娣并排坐在马车上,胡招娣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拿着马鞭。
    出了县城后,老秀才突然开口:“丫头,你这两个义兄还真不错,值得深交。”
    胡招娣微微点头:“确实不错,虽然都是有所图,不过我也对他们有所图,相互之间也算是扯平了。”
    “无所图就不会走到一起,不过你这两位义兄为人处世是真的不错。”
    “确实,不然我也不会和他们常来往。”
    “嗯,丫头识人的眼光不差。”
    一路闲聊中,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大湾村。
    一进村子,三车桌椅立马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
    有人问:“招娣啊!你这私塾啥时候可以开课?”
    胡招娣笑着回答:“大叔,这两天我把桌椅和书籍整理好,过两天就能开课,不过明天孩子们就可以开始报名了,报名找纪爷爷就行。”
    “好嘞,我明天就带我儿子去找纪叔报名,招娣,我可是帮着一起建私塾了,学费可得给我优惠啊!”
    “大叔放心,我说话算数,只要是帮着一起建私塾的,第一年的学费都有优惠,就当是给大伙的工钱。”
    “好,真是太好了,以后孩子也能在村里上学了。”
    胡招娣点头道:“那是,大叔,拜托你个事呗。”
    “啥事你说。”
    “明天就可以带孩子来报名这个事情,你有空就帮我宣传一下。”
    “没问题,招娣,这会儿要直接送桌椅去私塾吗?”
    胡招娣点头:“嗯,现在就直接送过去。”
    “正好我现在没事,我跟你们一起去卸车。”
    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
    “我也去,这以后可是咱们孩子上课的私塾。”
    “就是,要不是招娣,咱们的孩子就只能去县城上私塾,路程远不说,还贵。”
    “走走走,大家都去帮忙。”
    当然,有人想着让孩子上私塾,也有人不想让孩子读书的。
    那些不想让孩子读书的人都觉得孩子读书没什么用,还不如早点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帮家里人减轻负担。
    尤其是适合读书的孩子是女孩的人家,根本就没想过把女孩送去私塾。
    在他们的观念中,女孩长大了终归是要嫁出去的,长大前能帮家里干点活。
    长大后除了能换点彩礼钱,真的没有任何价值。
    这就是从古至今都有人重男轻女的原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