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我可以说脏话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帮我申请防身冷兵器了,不过为什么是现在?”
    “刚造好啊,你验收一下,一般人搬不动,我好不容易才挪到这,你认领一下吧。”张博学伸手一指,正指着门口。
    李俭定睛一瞧。地上躺着一根长棍,黑漆漆像是乌木,色泽暗沉。长棍两头粗,中间细。细处一手可握,粗处倒有碗口大。
    长棍约有两米多,接近三米来长。斜斜地躺在门口,才让李俭看见这根长棍的全貌。
    “……为什么是根棍子?而且是这种形状?”
    “上头考虑了你的体能,研究了你现在的挺举、单臂出力情况,认为你需要一些更为沉重的武器,在质量上体现力量优势,从而做到更高的杀伤力。”
    “不是,我不是想问质量如何。同等质量难道不能给我准备一柄门板大剑之类的东西吗?”李俭知道,凭自己当下单手出力能把一头老虎拎起来而不费力的情况,指望适配现实中曾经存在的冷兵器是不现实的。
    过高的力量配合过轻的武器,这显然是一种浪费。
    但你就不能给我适配一点在文艺作品中才会出现的武器吗?比如八十斤重的大铁锤之类的,那玩意我起码能明白出自什么地方吧?
    “门板大剑不实用啊。别人不实用,最关键的一点是没这力气。在你这不实用,倒不是力气限制了你,而是门板大剑本身限制了你。你应该不乐意,在战斗的时候,还要转方向才能低风阻劈砍吧?还是说你想要顶着风阻玩门板拍人?”张博学指了指门口躺着的长棍。
    “但这玩意就不一样了,圆截面,什么风阻系数,你比我更了解。这玩意轮起来还有陀螺仪效果,主打一个稳定耐用。合金棍,冲着你的力量,往最沉重,最结实的方向造的。当然,也不仅仅是结实刚硬,过刚则易折嘛,加工单位都想到了。他们用的材料还很有韧性,保证你用的这根长棍,绝对是战斗良品!”张博学几步走到门口,冲着长棍指指点点,就差向棍子上贴个标签,写上九八折卖给李俭。
    “我知道这是下足了料的好东西……我能冒昧地问一下吗?这玩意多重?”李俭提问。
    “我都说了,重量这方面你放心,绝对能媲美你的力量——两百公斤。”张博学弯腰伸手,看着是想要把长棍拖进门,但长棍没咋动弹。
    “所以你们做出的决定,就是给我两百公斤的合金长棍做武器?”李俭看了看地上的棍子,再看看讪讪收手的张博学。
    “李俭,你是知道的。冷兵器的重量一般比使用者的单手最大出力小一个数量级,而长棍是双手武器,和你适配。”张博学抬起双手,做投降状。
    “是,我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我不是要抱怨武器的重量小了之类的鬼话。但能不能……两百公斤的长棍,你搁这折磨谁呢?”李俭走到门口,把张博学推到一边,弯腰去拾。
    长棍对李俭来说不算重,可以拿起来,但重心很成问题。
    挺举的重物和身体重心几乎重合,李俭都不用担心重心偏移的问题。但当一根两百公斤的长棍作为自己需要装备的武器出现时,李俭只想把想出这主意的人打一顿。
    “老张,你告诉我,我一个体重七十公斤才刚刚出头的人类,要如何使用二百公斤的武器?”
    “啊?”
    ……
    事实证明,对于一件武器来说,哪怕其使用者的力量再怎么强大,只要他还需要脚踏实地地战斗,那就不能让武器的质量大于使用者质量,接近也不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李俭可还没找到不相互的方式。如果要使用二百公斤的武器,李俭觉得自己会在转动长棍的时候把本人发射出去。
    张博学知错能改,又广有人脉,终于在李俭睡前,给他弄来了一条二十公斤的金属长棍。
    “你是跟长棍过不去了是吧?大剑呢锤子呢长刀呢?合着你只能给我整长棍当武器啊?”
    “这玩意车得快啊,容易加工,工厂里就属这玩意最好搞。你放心,这根长棍的料和刚才的差不多,照样结实、坚硬、有韧性!就是通体只能做成一握粗细,长度也缩了,缩成两米。”张博学的语气中似乎还有点可惜。
    “……行了,你出去吧,记得把那根两百公斤的玩意也拖走。”
    ……
    李俭知道,自己在部队眼里,既是宣传大使,又是大力牲口。
    但他不知道,自己这“牲口”的出力竟然被部队寄予如此高的厚望。
    他抚摸着面前比自己还高的金属箱,很高兴在箱子底下看到了四个可以轻松锁死、遥控解锁的滚轮,聆听部队代表对这种新型自动化傻瓜式供弹单位的介绍,认下自己要将这俩空箱时便重达五十公斤的玩意作为弹药箱的命运。
    他妈的,来错地方了。
    弹药箱应该是这种比人还高,长宽超过两米,底下长着轮子,一面长着供弹口的玩意吗?
    难道不该是什么如同手提箱一样的军绿色木板箱吗?
    李俭确信这两个装满了弹药,总重以吨来计算,并且数量级两位数起步的玩意,不应该是单兵设备。
    但生活就是这么充满变数。这俩在正常情况下充当自动化防卫机炮供弹储弹单元的玩意,今天真的要给他当弹药箱。
    准确地说,是直连他手上拎着的两杆机炮。
    别问李俭这俩机炮是什么玩意,他除了能知道这俩玩意是多管机炮,其他一概不知。
    最离谱的是,部队代表向他介绍,这俩机炮不仅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旋转连射模式,甚至还有点射。
    嗯,甚至不是三发三发的点射,是一发一发的点射。
    俩机炮,俩连着特殊自走供弹箱的机炮,有单发点射功能。
    李俭只能打出一个六,感谢部队军工为了培养他作为宣传机器而不遗余力的付出。
    当然,部队还有比较贴心的地方。
    考虑到这俩弹药箱与机炮相连的地方仅仅用于供弹,很明显没有提供弹药箱行走的动力源,士兵贴心地用以纳米材料为基底的绳索,将李俭和弹药箱连在了一起。
    准确地说,是用绳索牵引弹药箱,再将绳索的另一头连上特制的作战背心。
    这样的话,李俭就能在行进时遥控解锁箱体底下滚轮,拉着俩弹药箱往前走。停止时锁死滚轮,箱体能在倾斜度小于三十六度的坡面靠自重停止移动。
    李俭双手各提一架机炮,背后竖着一根两米长的合金棍,背心引出两条绳索,牵引颇有吨位的巨型弹药箱:“我可以说脏话吗?”
    “你说吧,说了也不会有人知道的。枪口记得不要朝人啊,联络器就在耳边,部队会安排专线二十四小时通话的。在拍摄的影像足够多之前,不会有人进入你身边两公里范围。”
    “我能问一下为什么吗?”
    “怕误伤啊,流弹很恐怖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