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蒙星霖又出新成果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拍就行。”
    “是啊,没危险。但行动的人是我吧,我做这些事情就很没危险?”
    “李俭啊,你要是不乐意,把背心卸了,弹药箱扔在那,拎着棍子跳下山,这些变异动物有哪个能拦得住你?而且能拍这宣传片的,咱们这也就你一个,你不愿意干,我们还能用枪指着你的头,逼着你干?”
    李俭腹诽:指着我的头来威胁可能性也挺大的,用枪指着我家人的头来威胁我,我也吃这口。
    不过钱安聚居区到目前也没做过这种事,李俭也只是腹诽。
    “那我要是现在说不干了,部队不会扣你工资吗?”
    “……你能不能别威胁我工资,威胁我,我也不能做主把任务改了啊。”
    “行吧,我拍。”
    ……
    李俭辛辛苦苦,在上午九点把弹药箱运下了山。
    拍摄时间花了他一个多小时,简单地吃了点东西,便带着弹药箱从山顶滑下山。
    好吧,说起来其实不辛苦,只是很刺激。
    弹药箱的做工绝对是黑科技,当李俭被部队许可,允许他被俩弹药箱拉着滑下山时,他人都傻了。
    被弹药箱拉着滑下山!
    提出企划的原因,据说是领导觉得战斗戏够了,纯动作还不够足,希望复刻一下成龙大哥滑玻璃墙的绝景。
    李俭试了一次,决定以后不试了。
    一个弹药箱拉着他往下滑也就算了,俩弹药箱往下滑,虽说固定钩全架上了,但这俩玩意在下山路上就没消停过。
    具体怎样,李俭不愿意回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俩初学乍练的舞者硬要拉着自己一块跳,大概就是这感觉。
    当然,烈度比舞者大多了。
    一路上还不停飞起石头树枝之类的东西,感谢作战服防护全面,不然的话,李俭觉得自己能疼死在半路上。
    “收工了,回来吧,这边正剪片呢,你回来了要补几个镜头。”
    ……
    一路风尘仆仆赶回钱安聚居区,还没等李俭看到聚居区外围的栅栏,就有全副武装的装甲车编队迎上前,让他在靠近聚居区前,先把身上的热武器卸下来。
    李俭很顺从地把机炮之类的全交了。
    一个能做到机炮枪枪命中的带弹药库自走超人类,如果携带热武器进聚居区,负责安保的部门能把血压长期提升到一百五以上。
    换成李俭做安保,他也不愿意把自己这样的“危险人物”带着武器放进聚居区,甚至是放进部队防区。
    当然,这样做是有风险的。
    把危险人物物理消灭是个常见选项,李俭选择顺从地放下自己身上的机炮,没有对钱安聚居区的好感度,也做不到选择信任。
    当他放下机炮的那一刻,总觉得有点理解,侠以武犯禁的环境中,“侠”的感受了。
    好在,钱安聚居区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全副武装的装甲车编队是为了保证李俭突发性“反水”而组成的队伍,当李俭本人主动顺从,任务目标也就进入下一阶段。
    李俭被车队“夹道欢迎”,在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中,像是英雄似的,被送进聚居区外围的部队驻地。
    然后被张博学带着,丢进淋浴房。
    “你这身血衣我给你收起来,自己身上洗洗,等会再去补拍几个镜头。”张博学很不客气,但李俭选择往好里想。
    起码他领着自己找了个单人淋浴房,而不是什么人人皆可一见的地方。
    ……
    补拍镜头出乎意料的简单,只补了一场报名字的文戏。
    拍完这段,李俭就被张博学领出驻地,登上回生物中心的车。
    “这就完了?”
    “完了。”
    “没然后了?”
    “你还想要什么然后?给你杀青吃盒饭?”
    “我被叫出去,大早上拖着几吨重的玩意负重越野,开枪打怪,挥棍子打怪,又上山又下山,忙活了完整的二十四小时,一回来就被丢进淋浴房,出门补拍文戏,这就没了?”
    “废话,实拍宣传片,还是战斗类型,要你做多少事?一群大哥给你做幕后工作,你等着宣传片发布就行。造星这块,整个钱安聚居区想造星,还能让本人多麻烦?”张博学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算了,你们觉得可以就可以。等会回中心,我还有点事想跟你聊聊。”
    “车上不能聊?”
    “严肃话题,在车上聊没氛围。”
    “那行,正好生物中心那边也要找你聊聊,说是气感研究出新成果了。”
    “成果出的这么快吗?”
    “新东西,新领域,出的快点也正常。”
    ……
    在气感方向研究出新成果的,果然是蒙星霖。
    钱安聚居区里,明面上有气感的,除了李俭就是蒙星霖。李俭这两天被部队拉走实拍宣传片,能研究气感的,只剩下蒙星霖。
    “这是我们组这两天研究气感的成果,你看一下,应用之后给点体验反馈,方便修正。”蒙星霖将薄薄的资料交给李俭,双目炯炯有神。
    “好的,我看一下。”
    快速阅览后,李俭抬头看蒙星霖。蒙哥只是鼓励地看着他,期待从李俭处获得有益研究的反馈。
    文章内容,李俭心中过了一遍。大体都是蒙星霖自己做的,组内为他提供的帮助,局限在各种测试仪器。
    不过蒙哥乐意将此作为组内研究成果,李俭也不能多说。
    “通过有意识地催动运行,促进气感与灵机的接触,通过气感和灵机的关系,增强气感,继而探讨缩短灵机融合冷却时间的可能性。你把这些都写出来了,看起来很自然,令人惊叹。”李俭很佩服。
    有些东西,写成文字后,别人看着觉得简单,会想“我为什么想不到这个”。可真正第一个归纳总结的那个人,其才思敏捷处,又怎么能是之后感叹的观众能媲美的呢?
    “会产生这种联想是很简单的。我们的气感是灵机中不够精华的部分遗留在体内产生,那么通过和其他灵机接触,能不能获取灵机中不够精华的部分来壮大自身,这种想法应该很普通。”蒙星霖自谦道。
    “那我尝试一下?”
    “请,我希望能尽快尝试。”
    得到许可,李俭便不再客套,动用神识,调动体内气感。
    气感在神识感知下还不如一颗凝聚起来的灵机大,好在这玩意并不占据实际空间,不然让它成长,想到一颗越来越大的物质在体内游走,李俭都觉得恶心。
    按照蒙星霖做出的成果,通过让气感接触灵机,可以增强气感。
    由于灵机与人体不是融合就是排斥,想要让气感接触灵机,首先就要做到外放。
    而外放又有个问题。
    气感外放,离人体距离和气感有反馈的强度呈二次反比,即离人体越近,气感强度越高。
    这可能和神识操作气感的精细度有关,但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的条件,想要提高效率,气感就得离体,但不完全立体。
    综合来看,将气感外放距离控制在灵机的起始排斥距离到绝对排斥距离之间,便是效率最高的做法。
    做这尝试很简单,只需从周遭环境凝聚三五粒灵机,放在自己能够关注到的位置,让肌肤试着贴近,在贴近处控制气感外放,与灵机接触即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