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二章:西行三千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后,又乘大巴来到了祁连山下的山丹军马场。
    看到了瓦蓝的天空下,一片绿油油的高山草甸,远处奔跑的马群,山河的心情一下子辽阔开朗起来。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匈奴人被大汉铁骑逐出河西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祁连山牧场,他们在迁徙途中,一路吟唱这曲悲歌。
    失去了这里后的一两百年,匈奴就被汉人打的四分五裂,北匈奴跑到欧洲去蹂躏白人,而南匈奴被汉族同化殆尽,彻底消失在历史中。
    由此可见,这里在当时是何等的水草丰美!何等的兵家要地!
    山丹军马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皇家马场,它的第一任厂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霍去病。
    公元前一二一年,霍去病第二次帅军征讨河西,把整个匈奴部落赶出河西走廊,随后在此建立了山丹军马场。
    看着远处雪山下一群群奔跑的骏马,牛羊,两千多年前,十八岁的霍去病就是在这里率领着一万铁骑纵横于河西群山之间,想到霍去病的年少勃发,为汉人立下的不世之功,山河豪情顿起,直想高歌一曲!
    一旁的央视摄制组见到山河难得的神情雀跃,兴致勃勃,便凑趣的上前问了一句,
    “山河,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这么激动?”
    山河看了看央视记者,微微的笑了笑,脑子里想起了自己的猜测。
    这两天他有些看明白了,这次敦煌―丝路文化交流座谈会为何如此隆重,一路过来,各政府部门都对他们殷勤招待,前两天的央视《新闻连播》甚至都有关注报道!
    估摸着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有关,“一带一路”看来已经在国家的长远战略规划布局里了,而文化交流只是其中的先行动作。
    这番思考只在瞬间,他转头看着远方的雪山、马群,笑着对记者回答道:
    “我看到了两千多年前,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一万铁骑纵横捭阖,随后建立了这个功勋卓著的军马场,华夏的汉人王朝就此形成,并源远流长!”
    一旁的BBC记者能听懂中文,但对华夏的历史一窍不通,随之发问道:
    “丘,这个地方只是一个牧场,在华夏应该并不少见,有这么大的意义吗?”
    “当然有!”
    山河点头给这几个外国人科普道:“自汉朝起,这里就是各朝各代军马的最大产地之一,西汉能把匈奴赶往欧洲,这里的贡献极大,后来,炀帝杨广也曾西巡张掖、御驾焉支山,会见突厥及西域二十七国王公使者,亲临此处,并领昭下令在此设牧监,牧养官马。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命太仆张景顺在此主持牧马事业数十年年,在唐代养马极盛时期逾数十万匹以上。
    直到清嘉庆年间,这里还能有十几万匹军马的产出,这里为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立下了极为关键的功劳!”
    霓虹记者对河西走廊更为了解,NHK正在拍摄一部大型纪录片,讲述的就是华夏西北的文化和历史,
    “看来山河君对‘冠军侯’霍去病十分着迷,你们倒是有共通之处,同样的年少即名动天下,只不过他是征战在沙场之上,你是驰骋于文化领域!”
    山河瞥了眼这个霓虹记者,特么的小鬼子没安什么好心,这是标准的捧杀,古往今来,有几个人敢和冠军侯霍去病比,随口把话题带走,
    “冠军侯的功绩无人可比,两千多年过去了,战争已经远去,世界的主流是合作交流,这是全人类的共识,我们都在为东西方的合作交流做出自己的努力!”
    …
    在祁连山的两天时间里,山河过得异常的有滋有味,这里隔绝了外界的种种纷扰,
    习惯了身边的摄制组跟拍后,山河露出了年轻人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一面,骑着马肆意在草原上奔驰游玩。
    今天的祁连山仍然是“牧区江南”。苍穹之下,靠近雪线的地方,有着优良的天然牧场,在白雪映照、青草覆盖的祁连山腹地,生活着不同的少数民族牧民,他们的帐篷星罗棋布,炊烟袅袅升起,牛羊在山川间三五成群,宛如世外桃源。
    这令山河陶醉其中,难以自拔!
    可惜两天的时间转瞬而逝,与会人员乘车移师最后的目的地敦煌。
    敦煌的历史古老而久远。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
    敦煌处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对外交往上的国际都会,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在华夏历史的长卷上占有极为光辉的篇章。
    这里最出名的莫过于“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了。
    而座谈会的下榻之处就是莫高窟国际会议中心。
    怀着瞻仰和膜拜之心,山河靠近了这个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之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