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各种评价,入选,差距更大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陆续把自己的作品,搬到了美术馆,等待初选。
    姜哲和付敏几个人,帮着同伴同学搬运作品,然后来到美术馆门口,等待汪真把作品送来。
    牟星说道:“姜哲,我听付敏说,你这幅画改动挺大。画的什么内容?”
    最近,他没去画廊,没能看到姜哲的新作品。
    姜哲答道:“等一会儿,你就看到了。”
    此时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在往美术馆送作品。
    兰馨也走过来,和他们一起等。
    汪珍的车辆比预定时间,提前到来。
    工人们帮他们把作品都搬下车,送进美术馆一楼。
    姜哲几人的作品,带有防护包装,所以看不到内容。
    胡老师和几个年轻老师,正在引导学生,分门别类的摆放作品。
    因为参加初选的作品太多。所以,在一楼空地上,摆了长长的几排桌子,很多作品都依靠在桌子上。
    姜哲几人把作品搬到自己班级的位置,开始拆包装。
    姜哲看到付敏和牟星画的都是肖像,作品延续了以前的风格。
    班里很多人等着看姜哲的作品。包装刚刚打开,就有很多人围过来。
    “你画的是乐队?”
    “还是群像?”
    “太难了。”
    有人感叹画面色彩明快,还有人说人物造型生动。
    姜哲虽然画了一些戏剧性的人物和动作,但是对造型和美感的要求并没有放松。
    付敏和牟星几人距离姜哲作品最离,已经开始观察细节。他们的笑容慢慢变得有些不自然。
    付敏两次抬头看向姜哲,支支吾吾的说道:“你以前画人物……可不是这种风格?”
    姜哲问道:“不美?”
    “不是不美,而是,特点太明显,是……太像了?”
    姜哲说道:“做一次尝试嘛。”他并没有解释。
    他的视线已经扫过周围的作品。自己的画,在这众多作品中非常显眼。造型、色彩等方面,从艺术创造的角度衡量,没问题,唯一可能被诟病的是,把这些人的特点,画的太鲜明了。
    “走,去看看其他人的作品。”姜哲提议。
    见到姜哲不在意,付敏也无话可说。
    姜哲几人在展厅走了一圈。看了大部分作品。参展作品数量,超过四百幅。
    他们路过国画系专业区域时,遇到了兰馨。
    兰馨画的是人物肖像,人物造型方法是工笔,配景的造型方法,用的是小写意。
    兰馨找了个机会,小声对姜哲询问:“你的新作品,为什么突然改变风格?你不怕落选。”
    姜哲摇头:“人物造型风格没变,只是色彩方法有变化。你的画有明显进步,应该没问题。”
    兰馨正说着话,几位老师招呼所有人,把作品摆好,登记之后,赶紧离开。
    谈话暂停。
    姜哲和班里同学走出美术馆之后,还有一些学生磨磨蹭蹭,观赏其他人的画。
    很多人特意跑过去看姜哲的作品,直到老师们第二次清场。
    有几个学生走出美术馆,看到周围人少了,开始议论:“姜哲的新画,构图很好,但是,为什么把人物表情画的那么夸张?”
    “有点儿故意突出特点的意思。”
    “我看,他是得意忘形,信手一挥,造型不够严谨。”
    “也有可能是收不住了。”
    与此同时,很多人在议论姜哲的画。以前,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和姜哲的作品摆在一起,总能感觉差距。今天看到姜哲的改变,一些人觉得,自己看到了超越姜哲的机会。
    ――
    美术学院的院长和几个系主任,以及各专业的负责人,再加各专业的骨干教师,总共二十几人,组成了评选组。
    院长对众人讲述总体要求,由系主任安排各专业的评选名额及具体要求。
    二十几位老师,开始在美术馆大厅一楼的初选场地,选择作品。
    老师们选择作品的方式,与艺考评选相差不多。
    他们在行进通道上,慢慢走动,视线扫过一幅幅作品。引起兴趣的作品,会让他们多停留几秒,有些画,扫了一眼就过去。
    各系都有一位老师负责记录,把老师们挑出来的作品,排进入选名单。
    每当有老师点出,某一幅作品可以留下,其他老师会一起评。大家都同意,就算是入选。
    严老师看到姜哲的作品,盯着看了几秒钟,就说道:“这幅作品可以入选。大家看看怎么样?”
    附近额几位老师看过之后,都表示同意。
    “这张画的色彩感觉非常好。”
    “人物造型有力度。”
    秦教授和系主任走过来,先后表示同意。
    胡老师把姜哲的名字,记在入选的名单当中。
    等到初选结束,汇总名单后,发展作品数量超出预计。老师们只好忍痛筛掉一些。
    评选结束,胡老师陪着秦教授离开美术馆。
    “老师,姜哲的作品有明显变化,我听到很多学生的议论。”
    秦教授问道:“你是他们的老师,辅导员,你怎么看?”
    胡老师说道:“我觉得,姜哲这次的进步特别明显,他的思考或者说绘画意识,有了提高。很多学生不理解,应该是距离更远,看不懂了。”
    秦教授笑了:“不错,你当老师之后,已经能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