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墙面上还用精美的壁画做为装饰,多为花鸟草虫、亭台楼阁、美女歌姬,山川河流等题材。由于室内的层高非常的高,这些壁画也非常的巨大,光靠我头上头灯所能照到的这点范围,很难看到整个画面,所以也难以领略这些巨副壁画的雄伟壮丽之态。可能是秦陵的墓室建造考究,密封性能较好,所以这些巨大的壁画都很好地保留了下来,极少有剥落的现象,就连那些鲜艳的色彩都没有因为岁月的侵蚀而改变其艳丽的色泽。
我一边查看着周围的状况,一边在室内随意地走着,心想,外堂内布置着如此多的“阴兵”把守,这内堂里会藏着什么样的贵重物品呢?会不会就是我们此次进入秦陵所要寻找的《葬地玄经》呢?正这么思考着,一不小心碰到了一件半人多高的器物,撞得我膝盖生疼。仔细一瞧原来是一个放置在墙边的卧羊型铜灯台。我从包里摸出ZIPPO防水防风打火机,试着将灯台灯盘里残存着的一些“人鱼”油脂点燃。内堂的神秘的面纱总算在这些微弱的光亮里被逐渐揭露了开来。
借着油灯的微弱光亮,我看到距离油灯大约七、八米的地方又出现了一个相同的卧羊型灯台轮廓,于是便走上前去,继续将其小心地点亮了起来。之后又我发现了第三座灯台。就这样,我用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将这室内的大部分油灯都重新点亮了。这些东海“人鱼”的油脂燃料果然非常珍贵,不但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且点起来也不会像蜡烛或其他灯油那样熏出浓烈的黑烟来,所以尽管我一口气将这室内的大部分油灯都点燃了,但室内的烟雾却并不浓烈。
此时,室内已经是一片灯火通明的景象。粗大的铜柱、巨大的壁画、精美的陶土地砖、华丽的卧羊灯台,眼前的景象真的让人叹为观止。再看看室内的布置,明显要比外堂空旷了许多,整个室内除了粗大的铜柱,墙边的青铜卧羊灯台,几乎就没有其他陈设了,不过就在这估计有近千平方的厅室中部建了一个成四棱锥样式,一人多高的高台。上面似乎放置着什么贵重的物品,在火光的映照下,时不时地反射出一道道耀眼的金光。莫非是记录着不死之谜的《葬地玄经》?这让我联想起了在发丘中郎将藏宝洞中得到的放置《葬地玄经》的小金匣。我一边想着,一边迅速地朝着那个高台走了过去。
到了高台旁边,发现这是用一整块类似汉白玉的白色岩石雕凿而成的石质高台,四面都有阶梯通往台上,阶梯两侧还雕刻着游龙飞凤的图案。高台之上四角都有一米多高的蟠龙柱做装饰,显得十分华美精致。沿着高台的石阶,我缓缓地向台上走去。由于生怕裁踏到什么恐怖的机关,所以整个人一直都保持着紧张的状态,连握着火焰喷射枪的双手手心都渗出了许多的汗水。因为孤身一人,没有旁援,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现在我每走一步,都必须花费比以往更大得多的勇气。而且我知道我必须始终保持着这种巨大的勇气,因为这种勇气一旦消失,我便不敢再向前踏上一步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总之我自己感觉像是过了很久很久的样子,我终于踏上了最后一级台阶,走到了高台的上面。这个台面估计足有十几个平方,中间放着一只不大不小的木箱。木箱前有一只青铜香炉和一对青铜烛台,仿佛这木箱是被供奉着的。整个木箱以某种名贵的檀木为原料,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依然隐隐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檀木香味。木箱四面正中的位置都有用黄金打造成的蝙蝠状图案装饰,箱子的四个边角也用纯金金片包裹着,显得十分的名贵精巧。
原本我并不想擅自打开这秦陵地宫内的任何物品,但此刻我怀疑这只精制的檀木箱内可能就保存我们此次进入始皇陵墓为了要寻找的另外半部《葬地玄经》,所以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我决定还是先尽量小心地将木箱打开查看一番。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我小心地捏住了木箱的上盖,轻轻将其掀起。当我把箱盖开启的那一刹那,从箱子的底部现出一缕金色的光芒。我本能地将双眼闭上,以保护眼睛不被这道强烈的金光刺伤。等我缓慢地再次睁开双眼,看到在这檀木箱内铺着一层金色的帛纱。帛纱上放着一根类似鸟羽的物体,约有二十公分长,通体玄黑,却泛着淡淡的金光,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霜却依然鲜亮如新。尽管我在动物园、博物馆曾观看过不少的鸟类和已经灭绝的鸟类标本,但是这样美丽漂亮的鸟羽却是我未曾见到过的。鸟羽的旁边,有一块纯金的金牌,上面用篆体铸出“玄羽”二字。难道这就是先秦民族所崇拜的“玄鸟”的羽毛?想到这里我不禁有点吃惊。
根据史料记载和今人的研究,和商人一样,秦人也信奉玄鸟,并以玄鸟作为本氏族的图腾而加以崇拜。《史记V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女修吞玄鸟卵生一男孩,叫大业,这个大业就是秦人的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