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请诛徐青(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32章请诛徐青(求订阅)
    紫禁城,大明门外,百官早已聚齐。
    今日是大朝议,乃是百官少有能参与进国家大事的机会。平日里,无论是政事,还是军机要务,都是内阁牵头,再召没入阁的六部尚书丶都御史这些大佬,
    开个小会便搞定了。
    涉及到高层官员任免,则是搞个廷推之类。
    尤其是当今陛下,将大小事务交付内阁,往往只有内阁有人员变动时,才会出面。
    然而,满朝文武上下,没一个敢轻视这位有几十年权威的老皇帝。
    臂如皇帝会不时在半夜,下达旨意,询问某某官员,关于某个政务的意见。
    往往被问的人,会惊出一身冷汗,然后明白,皇帝纵居于皇城外的万寿宫,一心求道,依旧对朝政大事了如指掌。
    如此一来,群臣安能不战战兢兢。
    当然,只有皇帝的贴身内侍才略微清楚一点,老皇帝自青年开始,便有熬夜批阅奏疏的习惯,然后白日里,表现得闲云野鹤,高深莫测,对国事漠不关心。
    实则都是夜里下了极大的苦功。
    约莫是国事越来越繁杂,加上如今首辅给力,而且皇帝年纪大了,精力衰减,才熬不动夜。因此贴身内侍也得了喘息的机会。
    在御史以及礼部官员规范礼仪下,首辅的乘走到了百官最前面。
    伴随景阳锺徐徐敲响,首辅的乘停在大明宫前。
    百官分在道旁,躬身向乘作揖行礼。
    这也是首辅独有的殊荣。
    百官皆要徒步入宫,而首辅可以乘在宫中行走。
    国朝有史以来,相权之重,无过于当今。
    对于首辅的殊荣,百官是嫉妒掺杂羡慕,亦少有人对此置喙。毕竟首辅又不是能传于子孙的位置。
    京城百官,不乏有一甲进士及第丶二甲进士出身的官员,皆有希望入阁,将来位极人臣。纵然希望渺茫,但谁还能不做梦。
    今天削减首辅的殊荣,万一来日自己坐上这位置,那时候七老八十,大冬天步行入宫,岂不是干不了几年就得告老还乡?
    因此对于加强文官殊荣待遇的事,属于大家的共同利益,恨不得越多越好。
    不多时,大明门开启。
    首辅的乘率先入宫,至于左右文武百官,从两边的掖门入内,并有守门的千户官检查各自的牙牌。
    随后按礼仪流程,进入重重宫门,最后抵达金銮殿殿前,各自按品级高低,
    找到自己的位置,立于丹陛之下。
    首辅自然站在文官的最前列。
    这时候,丹陛上的十八铜炉,燃起袅袅的香菸。
    云雾缭绕下,金殿宛如蓬莱仙阁。
    陡然间,升起巨大的鞭响。
    众官在云雾中,看到长鞭,宛如巨蟒一样。
    待得三记鞭响过后,长鞭静静垂落地面。
    鞭响一闭,百官肃静。
    然后是天子出场的韶乐,属于专属背景音,待天子仪仗走完流程,陛下御宝座之后。
    韶乐消止。
    鸿胪寺官唱道:「班齐。」
    随即百官山呼:「圣躬万福。」
    山呼之后,赞礼官道:「拜。」
    百官再行一拜三叩之礼。
    整个过程,皆有专门的人员监事纠察,一旦出现失礼的行为,肯定会影响仕途。
    这也是大朝议不常开的原因。
    过程繁琐复杂,又累。
    中下层要的是参与国家大事的权力,可不是来找罪受的。
    人呐,只要肯吃苦,那就有吃不完的苦。
    他们比谁都懂!
    御座上,天子穿着绛红色龙袍,双目炯炯有神,宛如一头老龙,俯瞰臣下。
    「议事吧。」
    随后,有专门的官员开始走流程,发布今日大朝议的主题。
    主要是阁臣丶六部尚书丶都御史以及九卿和各部侍郎来说话,其馀中下层的官员,则是负责赞成或者反对的表态,以及摇旗呐喊。
    饶是如此,亦是他们少有能参与进国家大事的机会。
    毕竟平日里,众官都是工具人,上面定基调,他们干活。当然怎麽干活,那也有讲究。
    这时候,户部右侍郎陈复出班道:「陛下,臣请治首辅挪用太仓银充辽东军费之罪。」
    他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没想到,今天真的有勇士啊。
    众官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
    没想到,大虞朝真的有忠臣。
    更有聪明的官员心想,这是什麽新套路麽?
    大家都是科举考试杀出来的聪明人,不一定懂做事,但一定懂保身。在大朝议「清丈田亩」的议题下,户部右侍郎居然斜刺里杀出,直接朝首辅开炮。
    这要说陈复背后没人,大家打死都不信。
    但户部尚书是首辅的人,总不可能指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