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破昌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下好歹也是经历过好几次战斗的当打老兵,对方真的不在乎吗?
    幸运的是,从长枪方阵后方传来了命令声音。
    “全军止步!”
    长枪方阵直到这时候,才停下了脚步,停在原地。
    看着距离自己不足二三十步的枪阵,昌豨心里突然升起了一个词。
    令行禁止。
    “尔等降了?”
    一个有些稚嫩的声音响了起来,昌豨转过头看了过去,发现对方竟然是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少年。
    这少年身穿精致铁甲,骑在马上,前后左右俱是甲士护卫,显然地位非常尊贵。
    昌豨直接一个大礼,拜倒在地,冲着少年喊道:“昌豨降了!我等服了!”
    骑在马上的刘封眨眨眼睛,这昌豨确实不同凡响,难怪是当年能和曹操玩三反三降的牛人。
    普通人在曹操那,反一次就能被九族消消乐了,这昌豨能反整整三次。
    而且不是于禁这个死舔狗硬要拍曹操马屁,昌豨甚至还能继续活下去,说不定创造出四反、五反来。
    要知道昌豨第三次投降,是于禁不讲武德,在所有参战将领都保昌豨的时候,硬是把他给斩了。
    当时保昌豨的有臧霸、孙观兄弟、夏侯渊、张辽。
    甚至曹操在接到了昌豨的死讯后,都忍不住感叹“昌豨投降,不来见我而选择归顺于禁,这岂非他的命啊!”
    如果没有前面的两次赦免,曹操这话可以当放屁。
    但有了前面的两次赦免,曹操能说这样的话,基本就决定了肯定会放过昌豨第三次了。
    熟悉这段历史的刘封,甚至挺想问问昌豨的,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可惜现在的他也不知道。
    刘封点点头,然后在长枪阵的压迫下,夏侯博所领的亲卫部曲和无甲轻兵上前受降,解除了所有人的武装。
    昌豨等人老老实实的,还主动脱去盔甲,蹲在一旁。
    直到这个时候,夏侯博和陈到都还有些不可思议,即便以这两个人的沉稳,都还有些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实的。
    刘封初出茅庐第一战,竟然以一千五百……不,是八百人就击败了昌豨两千人。
    毕竟夏侯博和陈到觉得他们根本就没参战,只是在旁掠阵,另外刘封部的两百轻兵,事实上也一样没有参与战事,只是做了一些善后工作。
    也就是说,少主竟然直接以八百对两千,当场击溃八百,受降一千二百。
    而刘封所部仅仅只是付出了二十多人箭伤,十几人刀伤的代价,除了其中几人伤势较重,竟然没有一人当场阵亡。
    这种战绩,古今顶级名将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夏侯博和陈到只觉得浑身发热,自己家主公莫非真有神明垂青?
    创业筚路蓝缕,却最终得获一州之地,现在生个儿子竟然也如此出类拔萃,堪称少年英杰。
    夏侯博和陈到断定,主公父子将来绝非一州之地所能限制,而他们这些心腹手下,必定可以跟随主公父子俩水涨船高,将来就是求个封侯荫子恐怕也是大有可为吧?
    原本刘备安排夏侯博为主将,陈到为副将,可最后开打的时候,夏侯博和陈到还是把指挥的机会给了刘封,其实也是因为刘封平时的表现很是惊人,让人值得信任。
    只要刘封不上一线,肯呆在安全的区域,就算打输了又能如何?
    只是两人真没想到刘封能打赢,还赢的这么轻松,这么彻底。
    接下来,夏侯博和陈到只会把自己摆放的更低,只要刘封不是想亲身犯险,这二人必定言听计从。
    刘封带着夏侯博、陈到、徐盛、潘璋、曹猛等人开了个小会,最后却还是刘封一个人拿了主意。
    先派出使者去郯城报捷,把全歼昌豨的好消息报于刘备和郯城父老。
    其次,由夏侯博和陈到带领刘备部曲押着昌豨前往缯县受降,等占领缯县之后,让兰陵的东海郡兵去接替他们,让他们凯旋郯城。
    第三,等夏侯博他们拿下缯县之后,让陈到押着昌豨赶赴郯城,然后汇合刘封所部继续北上,前往开阳战场助战。
    而刘封则带着徐盛所部,押解着昌豨的降兵,先朝着郯城而去。
    众人商量完毕,分头行动。
    夏侯博和陈到带着骑兵和亲卫部曲,押解着昌豨直奔缯县而去。
    昌豨在缯县经营了不少时间,想必应该攒下了不少家底。
    夏侯博和陈到本来想请刘封在徐盛和潘璋之间选一个,跟他们一起去接收缯县,却被刘封坚决拒绝了。
    这种事情,没必要让徐盛和潘璋去掺和。
    如果夏侯博和陈到能够洁身自好,那根本不需要派人去监督。
    若是夏侯博和陈到早就有了打算,那派潘璋去的话,以潘璋贪财好酒的性格,这不但不是监督对方,反而是就地分肥了。
    若是派徐盛过去,结果也不会相差太大,无非是一个一拍即合,一个半推半就罢了。
    因此,刘封索性全让夏侯博和陈到去处置。
    毕竟历史上的陈到忠心耿耿,刚毅清廉,有小赵之称,听起来就不像是会贪污腐败的样子。
    就当是派陈到去监督夏侯博了。
    刘封本人,则带着大队人马就地扎营,安抚士卒,抚慰降兵,同时再给伤兵疗伤。
    这一次出征,刘封请出了四名大夫,都是徐州本地的外科圣手。
    这些外科大夫自然是不太肯随军出征的,可方伯亲自下令,公子刘封上门延请,不但许诺了高额的诊金,还让他们跟随在大军后方,专门派人保护。
    如此之多的条件,才让他们勉为其难答应了下来。
    之所以只请了四个,不是不舍得多请几个,而是实在办不到了。
    郯城县作为州治,才会有如此之多的高质量大夫,其他地方就是想凑齐四个都办不到。
    至于普通的医生,刘封还是敬谢不敏了,里面有着太多的水货,滥竽充数。
    请这些家伙来的话,恐怕就不是治病,而是害人来了。
    读者老爷们,四天更新六万字,能求一波月票吗,给老大爷鼓鼓劲行不,一天一万字,谁码谁知道,而且老大爷年级大了,记忆力真的下降的厉害,有些基本的知识点都会吃不准,还要临时某度确认,一个疏忽就容易出低级错误,多亏了各位读者大大帮忙捉虫。
    恳请读者老爷们给老大爷点鼓励。
    感谢所有支持老大爷的读者老爷们,没有你们的支持,老大爷真撑不下来,谢谢大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