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牵招到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军,战败身死,曹操火线接任兖州牧后,竟反败为胜,大破黄巾,一战收降青州黄巾青壮三十万。
    随后又连续败公孙瓒,陶谦、袁术,就连自家兄长刘备都被揍的鸡飞狗跳。
    牵招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已是兴平元年。
    这时候的曹操已经开始一征徐州了,杀的彭城尸山血海了,只是消息传递的比较慢,牵招还一时不得知罢了。
    从这一刻起,牵招不再以孩童视刘封,他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兄长家这位小侄子乃是天之骄子,少年早慧到如此地步,纵然是神童满地走的东汉也是绝无仅有的。
    其实牵招并不知道,刘封不是真那么崇拜曹操的,他猛曹操乃是暗度陈仓之计。
    他明着是夸曹操,暗地里是在踩袁绍,毕竟曹操可够不着牵招,唯有袁绍,才能征辟牵招。
    以牵招的性格,一旦被袁绍征辟成功,就再也和刘备无缘了,除非刘备能够攻灭对方。
    而在牵招来看,大侄子本就欣赏曹操,看不上袁绍。
    既然曹操表现出了亮眼的水平,这不就证明了大侄子的眼光好吗?
    既然大侄子的眼光好,不就更说明了袁绍确实不行吗?
    这样一来,牵招的心里就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这让牵招在初平三年,第一次接到袁绍的征辟时,虽然几经犹豫,最终还是谢绝了这次征辟。
    袁绍闻讯很是吃惊,在他看来,牵招不过是幽州地方士族而已,在整个大汉国连三线都未必排的进,自己给的可是从事的身份,可牵招居然不识好歹?
    袁绍内心是有些不悦的,但表面上还是得做出雅量宽容来,也就没有计较这个事情。
    要说牵招后面后悔不后悔,说实话,是后悔的,但并不多。
    大侄子这方面居功至伟,他不断的给牵招灌输不可贸然下注的想法,暗示择主一定要慎重。
    同时,刘封还在字里行间暗示,自己家父亲若是能有机会得到一份基业的话,他这个儿子很是担心他能不能守得住啊。如果这时候亲如兄弟的叔父能帮上一把的话,父亲应该会很感激吧。
    毕竟父亲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宗族可以依赖,这就缺乏了最可信任的亲戚啊。能够算得上亲这一级的,不过就只有关张简和您牵招叔父了啊。
    牵招虽然不觉得刘备能有什么创立基业的可能性,但也认同自己大侄子的话,潜移默化的觉得自己和刘备的感情,确实已经达到了亲兄弟的地步了。
    有了这么许多的铺垫衬托,当刘备最终入主徐州,然后送来亲笔信,邀请牵招前往徐州辅佐自己的时候,牵招竟然有了一种奇怪的归宿感。
    因此,牵招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就接受了自己家兄长的邀请,南下前来徐州。
    只是因为路途遥远,再加上路上也不太平,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争还在继续进行,兵祸连绵,盗匪横行。
    牵招直到现在才抵达了徐州。
    跟随者牵招而来的,还有刘备委托他招募的北地游侠儿,这些可都是有过交情,知根知底的帮手,各个骑术精湛,拥有一手不错的技能,不是擅长射术,就是武艺过人。
    这也难怪刘备看见牵招,会如此喜出望外了。
    刘备当晚就设下宴席,款待牵招和一众北地游侠儿。
    宴罢之后,刘备拉着牵招不肯松手,要彻夜畅谈,抵足而眠。
    两人洗漱之后,正躺在榻上闲聊。
    一别十多年,彼此之间却已然没有了半点生疏,仿佛从来不曾分开过。
    “子经,且先委屈你暂任从事,元龙此番北征琅琊,必定大获全胜。待他归来之时,便可卸任功曹,转任东莞郡太守。功曹之职既然空缺,为兄当请贤弟任之。”
    刘备还是没变,骨子里依然是那个任气侠义的游侠儿。
    牵招一来,他就高兴的忘乎所以,竟然直接给对方许诺了功曹的位置。
    功曹的位置,乃是一州之中的要职,陈登能担任,那是因为他家里是下邳国、徐州第一大士族。
    陈登本身就少有才名,又为陶谦搞成屯田,使得徐州府库仓满廪实,这可是大功劳,才得以迁功曹之位。
    牵招有何家世?
    又有何功劳于徐州州郡?
    好在刘备飘了,牵招本人却没飘,他很清楚的知道这道任免是乱命,甚至会引起徐州本地士族的强烈反弹。
    到那时候,刘备既会损害威名,他牵招也会得不偿失。
    区区一个功曹之位而已,若是吾兄能继续上升,还怕自己没有美职吗?
    于是,牵招坚辞不受,刘备才有些回过味来。
    清醒过来之后,刘备尴尬的笑了笑,脑子里转了好一会儿,想出个解决办法:“子经,既然你无意功曹,那只能暂时屈居从事之位,另外,还请你负责为州内建立一支骑兵部队,你觉得如何?”
    “哦!?”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