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委任许攸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场。
    袁绍沉吟片刻,觉得许攸此计的确不俗,且又没有什么后患,心中已经下了决断。
    只是他并没有立刻拍板,而是对着田丰、沮授、荀谌、郭图四人询问道:“元皓、子辅、友若、公则,汝等以为子远此计如何?”
    虽然袁绍麾下河北派和河南派已经势如水火,党争激烈到了对人不对事的地步。
    但沮授、田丰、荀谌、郭图等人都是顶层,还是需要装点门面,再说袁绍也不是傻子,若是当真好计,你偏要去反对,又拿不出更好的办法,这无疑会在袁绍处丢大分的。
    还有一点,许攸这计策虽然是河南人出的,可实际上其本质却是合了河北人的心意。
    河南人要的是大军过河,同曹决战。
    河北人要的是休养生息,与民休息。
    沮授刚刚还提出了退一步的战略,那就是先取河内。
    许攸这计,其实恰恰符合的是河北人的利益。
    若是这计策不行,那田丰说不定还会秉直而斥,可这计策明明又颇具可行性,就算失败了也没有任何损失,这种情况下,田丰、沮授疯了才会去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6章委任许攸(第2/2页)
    而河南派这边也不会反对,虽然没能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但把河内的功劳从河北派手中强夺过来,本身就是河南派的目的,要不然刚才郭图也不会主动请缨了。更重要的是,河南派的核心思想就是顺着袁绍。
    当初袁绍不愿接纳天子,郭图这个首提迎奉天子的人愣是能够一百八十度大拐弯,变成了坚决反对迎奉天子的旗帜,就已经是极好的证明了。
    如今不论是荀谌,还是郭图,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自然已经看出袁绍本人的倾向性了。
    因此,荀谌,郭图两人自然也不会反对许攸之计。
    眼见自己的心腹重臣们居然罕见的同气连声,都表态支持许攸之计,袁绍心中很是高兴,当即拍板,沉声吩咐道:“子远,既是如此,此事就由汝全权操办,可自幕府之中支取钱粮,千金之下,不必报我,可自取之。”
    袁绍终究并非庸主,其能力、魄力还是远超同时代其他军阀们的,竟将全权授予许攸。
    许攸闻言,登时大喜过望,赶忙避席拜谢。
    袁绍神情温和,细语谆谆,欲使许攸效死力。
    随后,也吩咐沮授按他的要求行事,开始拣选精锐,裁撤老幼。
    其中,先编练大司马幕府军十万人,配以铁甲万领,战马万匹。
    随后,又下令编冀州、青州、幽州、并州、预备五军,每军各五万人。
    总兵力暂编三十五万,将裁撤老幼转去地方屯田。
    对此,不论是河北派还是河南派都没有什么异议,自会遵令而行。
    一时之间,君臣皆欢。
    **
    袁绍处定下了方略,曹操此时也在召集身边亲信重臣商议应对。
    如今的曹操可谓三强之中最弱的一方,兵力不过十余万,其中还有大量的仆从军,譬如一万多人的张杨军,两万张济军,三千余董承军,六千余杨奉军。
    一旦同袁绍、刘备、刘封父子开战,这些兵力到底站在谁一边,恐怕还得打个问号。
    而曹操真正如臂指使,全心信任的其实只有六万青州军以及自己的老班底亲军两万人,剩下的两万兖州军,一万豫州军,都是属于相对信任,虽然比不上前两者,但也都是嫡系曹军。
    如今,自关东又得了两万余西凉降兵,其中过半都是难得的老兵,久经沙场,经验丰富。
    曹操当然舍不得将他们悉数裁撤,自然而然的就生出了扩军的念头。
    其实严格的来说,曹操的实力并不比原时空同时间段来的弱,相反,还要强上许多。
    官渡之战时,曹操其实总兵力不过八九万人,真正抽调出来参与官渡之战的,更是只有四万余人,其他四万余人,有一万要放在豫州镇压地方,一万在兖州,一万在关中,一万在司隶。
    即便是参与官渡之战的那四万人,其中四分之一还是分散在各个要隘坚城里的。就比如曹仁、夏侯惇、夏侯渊、于禁等人,当时都是分散出去领兵的,并不是全程都跟在曹操身边的。
    否则乌巢之战中,曹操也不会将大营的安全托付给曹洪了,曹仁、夏侯惇两人,哪一个都要比曹洪更靠谱,更有资历。
    真正跟着曹操在官渡对抗袁绍主力的只有三万人,甚至都算不上曹军最精锐的部曲。
    至少像乐进率领的先登营,于禁率领的泰山营,曹仁的嫡系部曲等等王牌军,可都是散在外头痛揍袁绍偏师的,只在必要关头,才被调回曹操身边。
    可这个位面,曹操光是嫡系军队就超过十万人了,而且因为和刘备、刘封父子结盟,他的兵力要远比原时空中集中。
    毕竟这个位面里他不用再分兵去镇守豫州了。
    只是曹操并不知晓这些,此时的他很是忧虑,为兵力不足而感到忧心忡忡。
    所幸的是,他此时的钱粮收入要远超原时空中的同期。
    原时空中袁绍、刘备、刘表可都不会给他按时进贡钱粮,可这个时空,仅仅是刘家父子这边,每年就要给曹操送来六十万石以上的粮食,这可是纯收入,路上的损耗可是刘家父子自己掏钱补贴的。
    这六十万石里,还没包括陈国的税赋,两边一加,直逼百万。
    这都超过曹操在司隶、颍川北部屯田所得了。
    除此以外,袁绍虽然扣扣索索,但每年也进贡了二十万石粮食,刘表原先也是这个数字,但现在为刘封所灭,自然不会再有了。
    可同样的,虽然损失了进贡,曹操却得到了整个南阳。
    南阳郡本是天下第一,现在虽然残破了,可在刘表的数年耕耘之下,也是恢复了一些元气,一年二十万石的税赋可还真能交的出来。
    这一来一去,曹操每年白得一百四、五十万石粮食,日子可比原时空里滋润多了。
    这也是曹操想要扩军的底气所在。
    曹操想扩军其实已经很久了,诸侯军阀哪个不希望手里的刀把子能更多一些。
    只是一直以来,都被荀彧等人给劝住了,就是程昱也不支持曹操扩军。
    不过现在局势越来越紧张了,自己才刚刚拿下关中,都没来得及按照原来的计划往河东发展,刘封居然把整个荆州都给吞了。
    要不是机缘巧合,自己就在关中坐镇,又势如破竹的击溃了李傕、郭汜,恐怕连南阳郡这杯羹都未必能分得到。
    因此,这次曹操特地返回洛阳,就是为了商议扩军这件事。
    这么说或许也不对,曹操这次是铁军的要扩军了,他想要商议的应该是扩军的具体事宜,以及数量。
    “五万!?”
    荀彧一听,险些没能维持住脸上的温色。
    以荀彧的审时度势,自然不可能看不到曹操扩军之心的坚决,事实上他这一次也没想过再劝阻曹操了。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曹操胃口竟然如此之大,一口气要扩军五万,这差不多是现在总兵力的三分之一,曹操嫡系的一半数量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