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买一送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走,子义!”
    刘备高兴的拉着太史慈:“且先回城,备已经准备了酒宴,为你接风洗尘。伱我回头在席上,可要好好痛饮一番。”
    太史慈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可突然他停下了动作,似乎想起了什么,冲着刘备行礼道:“明公,慈有一人,想要举荐给明公。”
    “哦?”
    刘备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太史慈这样的地方豪强,自身又才能卓越,等闲的凡夫俗子可入不了对方的眼界。
    能让太史慈开口推荐的,那必然是有能之士。
    刘备眼下正缺少有才能的心腹,别的不说,琅琊十几个县,彭城国八个县,加一起足足有二十一个县的县令可以撤换。
    可刘备没有足够的人手,只能暂时以原官吏暂代。
    这就是刘备的聪明之处了,使用原官吏暂代,一能保持稳定安定,保证今年的赋税,二来也正好能阻断徐州本地士族豪强的伸手。
    如果现在全换了,那只能是便宜了徐州本地士族豪强,而且让他们伸手容易,再想让他们交出来可就难了。
    等到什么时候自己有人手了,就可以开始替换了,有几个,换几个,岂不美哉?
    因此,刘备听到太史慈有人才要举荐,很是高兴。
    “子义有何贤士要举,可尽数道来,备无有不从。”
    刘备这番话可谓是说的相当满了,给足了太史慈脸面。
    太史慈心中暗自感激,告诫自己日后举荐需更慎重,不能让明公颜面受损。
    “慈举荐之人,正在车队之中,其人姓是名仪,乃是北海郡营陵县人,历任县长吏和郡长吏,此人性情沉稳,低调谦逊,为人刚正,敢于谏言,今南下欲往扬州,投奔相当刘繇。”
    太史慈面色诚恳,极力推荐道:“慈以为此人当有大才,且忠贞谦恭,恳请明公察之用之。”
    “是仪?”
    刘备只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看向周围。
    关羽张飞等人自然是不明所以,而其他侍从也都不清楚,唯有刘封这时走了过来,小声提醒道:“父亲,此人正是先前同太史叔叔一起征辟的另外两位贤士之一。”
    太史慈就站在刘备身边,这话听的一清二楚,心中吃了一惊。
    莫非刘备已经征辟了是仪,那这是仪为何不曾与自己说过此事?
    太史慈本能的以为是仪是欺瞒了自己,可转念一想,是仪并非是这样的人。
    这下子太史慈有些患得患失起来,更懊恼刚才怎么嘴快,说了是仪想去投奔刘繇的事情了。
    万一引得刘备不快,断送了是仪的仕途,可如何是好。
    “啊!正是此人。”
    刘备恍然大悟,随即面露喜色,握着太史慈的手追问道:“是子羽竟然也已至郯城,还是同子义一块来的,这可真是天助我也。”
    “子羽现在何处?子义快快带我前往,备要亲迎贤者。”
    刘备脸上满是笑容,颇有些笑逐颜开的味道,看的太史慈心中一暖。
    “明公,子羽就在后续车队之中,请随我来。”
    太史慈回答了一句后,主动引路,带着刘备朝是仪所在的后续车队而来。
    是仪此时正坐在车中,远远看到刘备竟然亲自出城,远迎太史慈。
    两人见面之后,又把手言欢,心里满是艳羡之情。
    想到自己已经年过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甚至还要背井离乡,前往江东投奔刘繇,躲避战乱,心里一团乱絮,百感交集。
    是仪靠在马车里,眼睛有些发酸,让他不得不闭上眼睛。
    都说大丈夫其心如铁石,那自己还真当不成大丈夫了。
    就在是仪嘲讽自己用以缓解自哀自伤之情时,外面却是突然响起了马蹄声。
    是仪只觉得是太史慈回来了,赶忙擦了擦眼角,调整了心情,端坐在车中。
    却听见车厢外响起了个陌生的声音。
    这声音温润慈和,隐含期待,朝着车中是仪喊道:“车中可是是子羽是先生?在下徐州牧刘备,恳请先生下车一见。”
    是仪顿时坐不住了,仔细确认,刚才确实是有一个人在车外自称徐州牧。
    是仪不敢怠慢,他没有倨傲的资本,更没有倨傲的性格。
    于是,他掀起车帘,向外望去。
    却见一宽面阔脸,耳垂极大的北地汉子正站在车辕处,面带笑容。
    此人正是徐州牧刘备。
    刘备甫一见他,就行礼道:“备添居徐州州牧之位,久仰先生高姓大名,特地派出州使征辟,不知先生竟同子义同行,有失远迎,还请先生恕罪。”
    其实仔细追究起来,刘备这话也就是个顺水人情,既然都来接太史慈了,那顺带接一下是仪也没问题吧?
    况且是仪还是太史慈带来的,刚才还亲自举荐给刘备。
    给是仪颜面,就是给太史慈颜面,一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