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贾珍在截肢,贾琂在接旨(5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若是不要这一份运气,也让贾宝玉如此倒霉的话,或许贾宝玉也会变成一个残废吧。
    想想他变成残废之后的样子,还真的有些期待呢。
    可惜这次没有机会了,下次吧,下次若有机会,一定要抓住了。
    就在他如此想着的同时。
    前面的传旨太监已经将旨意读完了。
    圣旨的大致内容只有几个。
    就是第一个。
    贾琂因为线上祥瑞有功,所以被封为了大周三等子爵,而且因为功劳巨大的原因更是被获封为世袭子爵,并且说明了可以世袭罔替。
    也就是说,他这个子爵,哪怕世袭到十代,20代,30代以后,只要他还有后代,那他的后代都是子爵。
    这样的爵位,从某一方面来说,甚至比之荣国公和宁国公的爵位还要更有价值。
    因为两位国公的爵位是降等降级袭爵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到了贾赦和贾珍这一代一个成了三等将军,一个成了一等将军。
    哪怕荣宁两府因为当初的功劳,只要不被抄家灭族,当他们爵位降到四品将军的时候,就会永久流传,也比不过一个永久流传的子爵呀。
    大周帝国的爵位。
    最高的自然是亲王,之下是镇国公和辅国公。
    再之后就是侯伯子男四等爵位。
    上面所说的这些,不管是亲王还是国公还是其他的爵位,都位列超品。
    只要能获封爵位的,在大周帝国都算是高人一等。
    哪怕是见到当朝大将军,也不比他差。
    爵位相对于实权官职来说,名义上的地位虽高,实际上的地位却低了很多。
    不过不管如何,这些都是超品,已经位列百官之上了。
    而大周帝国,除了世袭罔替的爵位之外,剩下的爵位都是降等降级继承的。
    所谓的降等降级,简单来说,就是把爵位分为了三级三等。
    分别是亲王和镇国公一级,辅国公和侯伯子男一级,旗下还有将军一级。
    而降等降级,就是所有的爵位在继承之后,每传承一代就要降一级。
    等到品级掉出超品之后,就会从正一品掉到正二品,再掉到正三品,到了正三品之后,就会成为三品将军,到这个级别,若是没有什么功劳的话,就要彻底失去爵位。
    以贾家为例。
    荣国府这边,荣国公贾源位列第一等的镇国公。
    而宁国府那边。宁国公贾演,位列第二整的辅国公。
    所以当他们传承到下一代的时候。
    荣国公降级,贾代善就变成了第二等的辅国公。
    而宁国公同样降级,贾代化却直接从第二等的辅国公变成了第三级的一等镇国将军。
    到了如今这一代。
    贾赦继承荣国府也成了一等镇国将军,不再是超品,只位列正一品。
    贾敬只能当正二品的辅国将军。
    而贾珍,更是只能做正三品的威烈将军。
    如果是正常的爵位,继承到这一步已经截止了,只能成为普通的士大夫。
    不过,荣国公和宁国公因为当初的功劳被太祖皇帝特别下了恩旨,可以在最后降一品,成为四品奉恩将军。
    从今以后不犯大错,将会永久沿袭。
    同样的道理,正常的子爵降等降级也不会成为男爵,而是同样成为将军。
    就比如说林家的四代列侯世家。
    为什么是四代列侯呢,红楼梦中就有交代。
    林家一开始是侯爵,降等降级之后,就变成了一品将军传承第二代。
    第三代变成了二品将军。
    而第四代就是三品将军。
    而到了这一代再之后,就已经失去了爵位。
    这种情况在整个大周帝国是最常见的。
    所以有很多贵族世家,经过几代的传承,只能成为普通世家。
    然而。
    贾琂的这一道封赏,却是明明确确的写明白了他的超品子爵是可以永久沿袭的。
    所以当贾家众人听到这一份圣旨的内容后,一个个的都被震惊的快要麻木了。
    他们都不可思议的看向前面那个跪着的年轻人。
    心中很是不明白,为什么陛下会给这么高的封赏?
    而这只是这一份圣旨的第一个奖励。
    第二个奖励更是将荣宁街一处占地十多亩的府邸赏赐给了贾琂。
    同时,还赏赐了千两黄金。
    而最后一个赏赐,就是给贾琂新婚夫人同样吃了超品诰命的身份。
    四种赏赐,听得贾家众人的眼睛都瞪大了。
    这赏赐,也太多了吧。
    就是贾母这一刻都有些绷不住了。
    本来这贾家只有他一个超频高明的存在。
    他的地位,高过所有人。
    可是这一刻起,他虽然还在名义上高过所有人,却在品级上有两个和他平级的了。
    而这两人,恰好是他最不希望他们好的人。
    哪怕是多年来磨砺出来的涵养,也让她在这一刻有些接受不能。
    在贾琂接旨之后。
    她忍不住住抬起头看向传旨太监,说道。
    “大监,老身实在想不明白,要有多大的功劳,才能让一个人获得世袭罔替的超品子爵爵位。”
    “能否告知老身,我这孙儿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情才能得到陛下这么大的封赏?”
    那传旨太监,本也是知道一些贾家的内情的。
    知道这老太太看不得她那分出去的孙子好。
    更是知道是这老太太让她孙子去研究农业的。
    想到正是因为这老太太一句话才让人家得到这么高的封赏,她就忍不住看向贾政。
    有些话还是不要自己说出来了。
    “老太君若是想知道还是问您的二儿子吧,他知道的清清楚楚,奴婢还要回去给陛下回复呢,先告退了。”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