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长公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32章长公主
    明月夜处处宴饮。
    弘农杨氏的祖宅也不例外。
    说是宅,其实是一片连绵的城镇。
    前些年做过一次统计,不算开散在天朝各地的分支,单单生活在弘农县,或者放大一点,司隶府包含京城的杨氏族人,便有两万余。
    但是能够在祖宅长期安住的族人,除了嫡脉几房,不到两千人。
    这两千人,或是子女有了出息,或是兄弟在外为官、为将,或是父母身具一定权位。
    祖宅有宗祠,有学堂,有田亩,有商行。
    住在这里,生活便利舒适,交游广阔,能够接触到的人、物与知识,是住在其它地方比不上的。
    整个大庸天下,祖望为弘农杨氏的族人,都强烈渴求着,有生之年,让自己、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住进住宅!
    若是能让自己这一家上了宗祠的族谱,那就最好不过了。
    弘农杨氏传承久远,出过三公宰相,出过武将边帅,出过大儒,出过有道高功,出过皇后,出过许许多多贵妃、淑妃、贤妃、德妃。
    所以当今皇帝的德妃,即小杨妃,即六公主和七皇子的母妃,回家省亲,只是德妃一家之大事,不是杨氏一族的大事。
    出席接风宴,陪同游玩、说话的人,没有太多。
    杨氏现任族长,当朝大理寺卿杨慎思只是在接风宴上露了一面,就再未出现。
    全程陪同的,只有小杨妃的生母,与小杨妃同父异母的大兄杨慎修。
    杨慎修的儿子杨天赐,比斗结束、养好伤归来,与小姑见了一礼,跟随在侧。
    此时此刻,四人在仆役丫鬟们的服侍下,坐于一处湖边水榭,欢宴赏月。
    杨德妃在自己母亲面前,丝毫没有德妃的架子,只是单纯的女儿。
    所以杨德妃之母杨崔氏坐在北面上首的位子,享受女儿杨德妃的递酒布菜,十分坦然惬意。
    杨崔氏出身清河崔,是清河崔的嫡脉嫡女,嫁于杨慎修之父做续弦,从世家角度来讲,属于下嫁,受了委屈。
    所以杨崔氏在杨慎修这一支,地位尊隆。
    杨慎修之父杨博山与杨崔氏相敬如宾,几十年来没有红过一次脸,拌过一次嘴。
    杨崔氏为人不差,待杨博山已亡发妻所出的一子一女,杨慎修与杨淑妃极好,视如己出。
    彼时,当今皇后张罗为皇帝充实后宫,杨崔氏亲自回了一趟清河娘家,哭诉了一番,成功走通清河崔的门路,把大小杨一同送入宫里。
    之后这么些年,一直鼎立支持大小杨在宫中立足,从不偏颇。
    甚至大杨得封的是淑妃,小杨得封的是德妃。
    按天朝后宫等级,皇后独尊,母仪天下。
    其次是贵、淑、德、贤四夫人,秩正一品;
    再往下依次是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当今后宫无有贵妃,皇后之下,大杨妃最大,小杨妃次之。
    在宫里,按规矩,小杨妃见了大杨妃,必须先行礼。
    这一事或许在宫外没什么,但是在宫里却会被无限放大,从衣食住行的规格礼仪,到宫人的看待敬重,皆有体现。
    杨慎修不好读书,不好修道,不好礼佛,不好习武。
    杨崔氏便又很是费了一番劲,求得了尊奉紫薇大帝的资格,让杨慎修做了紫微大帝的巫觋。
    这是天朝疆域内,唯一一个非李氏皇族出身的紫微大帝巫觋!
    杨慎修之子杨天赐酷好读书。
    弘农杨氏诗书传家,大儒无数,传承顶尖,无需杨崔氏操心学业。
    所以杨崔氏只寻一些外物,比如皆为浩然器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又比如皆为浩然器的弓、箭、图卷、君子佩剑,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事情,零零总总加起来,几十年如一日,让杨崔氏的名望日益增长,地位日益尊隆。
    也让杨慎修和杨淑妃,在杨崔氏面前,服服帖帖,不愿也不敢有丝毫忤逆。
    更让杨慎修在杨淑妃与杨德妃入宫以后,旗帜鲜明地与杨德妃更亲近,与杨淑妃渐疏远。
    哪怕现在六公主放弃了争储,七皇子没有正式弃权,但是太过幼小。
    哪怕六公主近些时日,明里暗里投入了三皇子争储最大对手的长公主阵营,依然如此。
    奇怪的是,六公主和七皇子,反而对自家这位外祖母亲近不起来。
    特别是七皇子。
    因此,从玉泉山到弘农杨氏祖宅,明明可以传送,可以飞行,六公主和七皇子偏偏选择乘坐马车,在路上硬生生耗了半个时辰。
    然而姐弟俩终归不敢做得太过分。
    还是及时赶到了弘农杨氏,来到这处湖边水榭。
    “拜见外祖母。”
    姐弟俩进了水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杨崔氏大礼敬拜。
    “见过母妃。见过舅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