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然而看着群起激昂的淮西豪杰。
佘加日却是苦涩道:“各位淮西的兄弟,鞑子骑兵的确是好对付。”
“但我军真正的敌人却不是那群鞑子而是陕甘绿营的那群汉奸!”
“如今满洲鞑子已经不多而且被我闯军又杀了不少。”
“蒙古鞑子费拉不堪来得再多也是给咱们闯军送菜。”
“但清廷的陕甘绿营却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强军。”
“若是张勇、王进宝、孙思克这些汉奸带着陕甘骑兵来了。”
“恐怕我军真的打不过啊!”
此言一出虽然淮西豪杰们仍旧不服但是王从新等闯营旧将却纷纷点头。
现在清廷虽然拥兵百万。
但绿营兵战力低下就算是其中的精锐部队也大多为步兵。
面对易步为骑的闯军根本没什么办法。
而清廷的满蒙骑兵又因为真满洲战力退化而且在桐柏山被闯军杀了一大批。
所以闯将也没把他们当回事了。
至于蒙古骑兵……
这些分属各大蒙古部落的轻骑兵虽然抢掠起来侵略如火但打起仗来却其疾如风。
只要遇上硬茬子蒙古人跑得比兔子还快!
和他们打过交道的闯军自然不惧了。
毕竟陕甘那些欠了十几年饷的明军都能穿条破裤子拿杆生了锈的长矛把他们给收拾了。
就这么一群战五渣。
无论来多少都不是闯军的对手!
可是绿营步兵不可怕,满洲鞑子不可怕,蒙古鞑子不可怕。
但清廷手中还有一支陕甘绿营啊!
这些和闯军师出同门的西北绿营不仅剽悍无比而且数量众多。
一旦清廷调来这支精锐对付闯军。
那么凭借着淮西这两万多人是真打不过啊!
对于陕甘绿营佘加日他们可不敢掉以轻心的。
“加日说得对,孤不忧清廷的其他兵马只忧陕甘绿营!”李来亨郑重地开口道。
对于这支清廷的西北精锐无需过多的言语。
吴三桂就是死在这些人的手上的。
满清能平定三藩靠的是什么?
还不是陕甘绿营中的精兵猛将!
要是没有这支西北精锐替满清撑住场面让吴军在陕甘陷入消耗战。
恐怕吴三桂放在西北的那支偏师都特么能把满清给日穿了!
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李来亨自然不敢小觑了。
“闯王,既然如此咱们得早做打算了。”
张长庚郑重道:“陕甘绿营战力强大,清廷又已经调遣各省绿营兵封堵淮西。”
“要是我军继续待在淮西一旦各路清军到位将我军封死在这里。”
“恐怕陕甘绿营一到我军就要败北了!”
此言一出,佘加日、王从新、高一虎等人也是点了点头。
闯军论起战力其实并不逊色于同出西北的陕甘绿营。
可问题是淮西的老闯军只有八千。
这八千人还是用桐柏山中练出来的湖广新兵凑数才能得到了兵力。
正在的老闯军在淮西只有区区五千人了。
就算加上郝摇旗的西路兵马。
闯军的兵力也不过一万出头其中老闯军更是不满万。
就这么点人清廷但凡调两万陕甘绿营来闯军便很难战胜。
毕竟张勇这些西北汉将也不是省油的灯。
所以为了稳妥起来闯军必须要动身离开淮西。
确保能够避开和陕甘绿营的正面决战!
然而李来亨闻言后却是微笑道:“既然陕甘绿营还没有进入淮西那么我军便不急于离开淮西。”
“毕竟孤的大军刚刚整编,淮西子弟们尚未能形成真正的战力。”
“所以我军在淮西继续休整练兵为好。”
刹那间,张长庚、佘加日等人心中一惊。
“闯王,现在山东绿营南下,江南绿营北上。”
“清廷明摆着是要依托河防将我军困在淮西。”
“此时若是不走,一旦清廷的计划得手。”
“恐怕我军再想走就难了!”张长庚连忙道。
“张总督,你高看清廷的实力了。”
李来亨冷笑道:“南守淮西,北守黄河,东守运河,西守沙河。”
“此策虽然高明但是数千里的河防百密终有一疏。”
“以清廷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将这么长的河防填满。”
“本王只需略施小计便能带领大军突破河防。”
“所以你们无需担忧,安心练兵筹粮就好。”
“等郝摇旗东归,陕甘绿营进入淮西后。”
“本王再带你们好好地和鞑子打上一仗!”
清廷依托河防封堵闯军的战略虽然看起来吓人。
但实际上的效果吗清廷不清楚,闯军也不清楚,天下人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