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77.姊川合战1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岐阜城的千曲台上,孤身一人的浅井长政唯有远藤直经一个家臣追随。此时正好夕阳斜下,显得浅井长政更加孤单无助。
    “夫君!”阿市来到浅井长政身后
    “你来啦!”浅井长政回头,轻轻牵住阿市的手。
    “长政!”织田信长就在阿市身后不远处。
    “义兄。”浅井长政行礼。
    织田信长说道:“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夺回近江的,属于你的,终究还是属于你的。”
    “多谢义兄!”浅井长政自从跟着阿市来到岐阜之后,一直很消沉,被自己的父亲背叛,对他的打击很大。
    尽管织田信长给了他三千石当生活费,但是这和成为织田信长的家臣有什么区别?这和吃软饭有什么区别?浅井长政可受不了这个。不过,如今的境地,也由不得浅井长政不低头。
    “你多陪陪长政吧!”织田信长吩咐阿市。
    “知道了。”阿市其实也是知道浅井长政心思的,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一个是亲哥哥,一个是自己的丈夫,阿市对于这两个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都是无可奈何。
    织田信长离开千曲台之后,就来到大广间内,一众家臣已经等在那里了。
    “银次郎,这次对浅井家的调略,非常成功。”织田信长哈哈大笑了几声,“真没想到,浅井长政会被自己的父亲背叛,搞得如此狼狈。我多少事有些高看他了。”
    银次郎说道:“这次计策能成功,全靠馆主殿下能以身犯险,这种气魄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属下只是微末功劳,不值一提。”
    木下秀吉也说道:“尽管如此,但是浅井家还是没有收到多少实质性的损失。”
    自从浅井长政逃到岐阜城之后,木下秀吉一直是幸灾乐祸的心态,乐得看到浅井长政出糗。
    “说的也是。”柴田胜家说道:“请馆主殿下下令出兵吧,我愿意当先锋。”
    “不用着急,等三河的德川家康军势一到,我就会下令出兵的。”织田信长自信满满,“这次,银次郎,我要好好的赏赐你。”
    “多谢馆主殿下!”银次郎赶紧平伏在地扣头。
    织田信长思考了片刻,说道:“将摄津国的岛上郡,岛下郡全部赏赐给你。茨木城城主中川清秀并归你管辖,作为配下。”
    “感激不尽!”银次郎大喜,岛上郡和岛下郡两个郡的知行加起来超过十万石,这个知行算的上一个小大名了。
    话说得到加封的银次郎回到高槻城之后,也来不及高兴,立刻召集家臣们开会,因为用不了多久,织田信长就要出兵近江了。
    刚刚得到消息的茨木城城主中川清秀也风尘仆仆地赶来。
    “属下叩见殿下。”中川清秀一见到银次郎就大礼叩拜,他本来和荒木村重一样,是池田胜正的不下,后来池田胜正被处死,中川清秀就成为了茨木城城。
    银次郎对中川清秀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历史上就是因为中川清秀贪财,把军粮卖给本愿寺敌军,还怂恿荒木村重造反。而荒木村重造反还间接,恶化了明智光秀和织田信长的关系,并最终导致了本能寺之变。
    不过眼下,人家中川清秀又没犯错?所以银次郎也就是心里想想而已。
    “中川大人,你要立刻整备兵马兵粮,随时准备跟随我出阵。”
    “嗨!”中川清秀很爽快的答应了。
    说到出兵,就不得不说知行和出兵数量的关系。
    在一般看来,日本战国时期的每一万石大约可供养200-250人用于军事用途。只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个200多人是一个概略统计。既不能完全说是1万石就可以出200多个战兵,也不至于说在这200多人内除了少量战兵外,其他都是后勤兵和充人头的。
    被后世广为流传的“万石军役”。即一万石出兵250人的计算方法,其实更多出自江户幕府时期。
    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准确,因为日本战国时代各个家族采用的制度都是不一样的,并且在战国时代前中期,各家采用贯高制较多,例如我们津津乐道的武田氏、上杉氏、北条氏就都是采用贯高制。贯高制出兵的人数其实并不固定,没有统一的标准。
    直到战国时代中后期,太阁检地以后,各大名领地开始采用石高制,现如今流传比较广的“一万石三百人”是江户时代的军役,江户时代之所以规定一万石出兵二百五十人,一方面是考虑到领主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压制大名的军队数量。
    那么,在采用石高制的战国大名里,军役又是怎么样的呢?
    天正十九年时,立花宗茂的领地为八万石,其军役为三千人,其中战斗员一千四百人,非战斗员一千六百人。
    文禄元年时,五岛纯玄的领地为一万五千石,其动员出征朝鲜的军队为七百零五人。
    不过,这些超出江户时代军役标准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