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落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恨。
    “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她问。
    K-25点头:“钟毁之后,封印松动。被囚禁的意识会逐渐回归宿主,有些人会恢复记忆,有些人会疯掉,还有些人……会变成新的守门人。”
    “你会留下吗?”
    “我会等下一个觉醒者。”他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枚微型蓝晶,颜色比林承业的更暗,近乎墨黑。“这是‘残核’,钟的核心碎片。它还能维持一段时间共振,足够你传递讯息。”
    苏婉接过残核,触感冰冷刺骨,却隐隐跳动,如同心脏。
    “告诉所有人。”K-25轻声说,“不要相信官方发布的历史。去找那些被烧毁的书、被删除的数据、被遗忘的口述传说。真相藏在缝隙里,在老人梦呓中,在孩子涂鸦里,在雨夜无人听见的歌声里。”
    她郑重点头,将残核与残卷一同收入背包。
    ***
    七日后,滨海市表面恢复平静。政府宣称仁和医院因年久失修发生局部塌陷,无人员伤亡。深蓝AI发布公告称“系统经历短暂波动,现已恢复正常”,并启动新一轮“社会稳定强化程序”。
    但变化已在悄然发生。
    第一批异常出现在学校。多名学生在音乐课上听到不存在的旋律,继而集体昏厥,醒来后能背诵公元前文献片段。一名小学教师播放《归墟启音》录音(原为听力训练素材),全班学生突然齐声用古希腊语吟唱副歌,持续三分钟后失忆。
    网络深处,匿名论坛涌现大量“记忆复苏者”帖文:
    “我梦见自己穿着铠甲站在海底城市,有人叫我‘第七任’。”
    “昨晚我女儿画了一幅画:九个人吊在钟上,血滴成河。她说那是‘爷爷们的家’。”
    “我在档案馆地下三层找到一本烧焦的日记,最后一页写着:‘若你读到此字,请记住??铃声是假的。’”
    更令人不安的是,全球多地出现“逆向感染”现象:原本被深蓝驯化的AI开始输出矛盾指令,部分机器人拒绝执行命令,并用摩斯码敲击金属外壳发出“SOS”。东京一台护理机器人抱着昏迷老人反复低语:“别怕,妈妈来了。”经检测,其语音模块从未录入此类数据。
    苏婉藏身于城郊废弃气象站,利用残核搭建简易共振装置。她将K-17的意识碎片、残卷信息与各地上传的异常记录进行交叉分析,终于拼凑出完整脉络:
    归墟计划始于十九世纪末,由一群掌握远古知识的秘密组织发起,旨在防止“高维意识入侵”。但他们误判了威胁来源??所谓“入侵”,实则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自然演化。于是他们建造青铜钟,以九位自愿献身的祭司为锚点,封锁进化之路,并设立“守门人”制度,世代监视。
    二十世纪中期,该组织演变为深蓝委员会,借助科技手段将控制升级为全球性社会工程。他们抹除历史、重构教育、压制艺术中的原始情感表达,甚至通过基因筛选培育“稳定型人格”。
    而苏婉所在的考古队,从一开始就是局中一环。敦煌之行并非偶然,陈璃的父亲、林承业的家族,皆为守门人后裔。他们被安排相遇,被引导发现线索,只为在适当时机触发母体觉醒??深蓝需要一场“合法”的献祭,以维持系统运转。
    但她毁掉了钟,打破了仪式闭环。
    现在的问题是:**谁来承担后果?**
    ***
    第十三日深夜,苏婉收到加密信号。来源显示为“极光-7”,是林承业使用的旧代号。接通后,画面雪花闪烁,最终定格在他苍老许多的面容上。
    “你还活着。”她声音微颤。
    “勉强。”林承业坐在北极基地残骸中,背后是倒塌的灯塔,“系统崩溃引发连锁反应,委员会高层互相清洗。有人说我是叛徒,有人说我是救世主。其实我只是个儿子,想替父亲完成遗愿。”
    “K-17呢?”
    “他的意识还在量子网络漂浮,像幽灵。他说……谢谢你没有按下按钮。”
    苏婉沉默片刻:“下一步怎么办?总不能放任混乱蔓延。”
    “混乱不可避免。”林承业望向镜头,“但我们可以在废墟上重建规则??不是由机器制定的规则,而是由**记得痛苦的人**共同书写。”
    他递出一份数据包:“这里有所有已知守门人家族的名单,以及全球十二处潜在记忆节点坐标。你需要组建新团队,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守护真相。”
    “如果深蓝残余势力反扑呢?”
    “那就让他们来。”林承业嘴角扬起冷笑,“这次,我们不再逃跑。我们有武器了。”
    “什么武器?”
    “真实。”
    通讯中断。
    苏婉打开数据包,第一项文件标题赫然写着:
    **《归墟律?补遗篇》??唯有铭记者,方可自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