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这钱来的容易,花的也容易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话。这一次,他告诉林淑芬,他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未寄出的信,信中提到吴文海曾在马德望山谷的寺庙中藏有一份文件,记录了红色高棉高层的内部会议内容。
    林淑芬知道,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前往柬埔寨。她没有犹豫,立刻启程前往金边。
    在金边,她拜访了索昆的儿子,他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当地一名知名的战地记者。他告诉林淑芬,马德望山谷的寺庙已经荒废多年,但那里确实有一间隐秘的房间,据说曾是吴文海的藏身之处。
    林淑芬在向导的带领下,再次进入山谷。这一次,她找到了那间房间。房间内堆满了旧书和文件,她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终于在一本书中发现了那封信。
    信中写道:
    “如果你们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已经不在人世。但我希望你们知道,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揭露谁的罪行,而是为了让世界记住,那些被遗忘的人。”
    林淑芬轻轻合上信,眼中满是泪水。她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使命,也完成了阮文忠和李明远的遗愿。
    她将这封信带回北京,整理成书,命名为《沉默的见证者VII:未竟的旅程II》。这本书成为她写作生涯的终章,也成为她对那段历史的最后致敬。
    林淑芬站在家中书房,望着窗外的北京城。夜色深沉,万家灯火在黑暗中闪烁,仿佛无数未被讲述的故事在等待被听见。
    她轻轻合上笔记本,低声说道:
    “我答应过你们,我会继续讲述。”
    她知道,自己的旅程已经结束。
    但她也知道,历史不会沉默。
    因为,总会有人继续讲述。
    林淑芬的书房依旧安静,只有窗外的风声与她为伴。夜色如墨,窗外的梧桐树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倾听她的思绪。她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吴文海留下的最后一份记录。她已经翻阅过无数次,但每一次读到那些字句,心中都会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波澜。
    她知道,这本书即将完成,而她的第五部作品《沉默的见证者V:未竟的旅程》也将迎来最终的尾声。但她也清楚,这段旅程并未真正结束。历史的尘埃尚未完全落定,还有许多故事等待被讲述。
    她将笔记本合上,目光落在桌上那封来自云南的信上。那是阮明辉寄来的,信中提到林振南已经病重,希望她能再去看他一次。林淑芬知道,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见到这位老人,也是最后一次从他口中听到那段被遗忘的历史。
    她没有犹豫,立刻开始准备前往云南的行程。这一次,她没有告诉出版社,也没有通知张远航。她知道,这次旅行不仅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告别。
    几天后,她再次踏上了前往昆明的火车。车厢里人不多,窗外的景色在夜色中模糊成一片。她靠在窗边,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阮文忠最后一次离开北京时的画面。那时他也是这样,独自一人,带着相机和笔记本,走向未知。
    她知道,自己正在走一条和他相同的路。
    到达云南后,她与阮明辉会合。他比上次见面时更瘦了,眼神却依旧坚定。他告诉她,林振南的身体状况已经恶化,但依然坚持要见她一面。
    “他说,有些话,只能对你说。”阮明辉低声说道。
    他们一同前往那个小村庄。村庄依旧隐藏在群山之间,几乎与世隔绝。林振南住的木屋依旧简陋,屋外的玉米已经长高,屋内的陈设也依旧如旧。只是屋内的空气里,多了一丝药味。
    林振南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眼神却依旧清澈。他看到林淑芬进来,露出一丝虚弱的微笑。
    “你终于来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依旧坚定。
    林淑芬走到床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林先生,我来了。”
    林振南点点头,缓缓从枕头下抽出一个布包,递给林淑芬:“这是我最后的东西。希望你能把它带出去。”
    林淑芬接过布包,轻轻打开,里面是一本日记,封面上写着:“吴文海,1975年。”
    她的心跳加快了。她知道,这可能是吴文海在柬埔寨的最后记录,也可能是那段历史中最重要的拼图。
    “他一直记着。”林振南轻声说道,“他知道自己可能活不到战争结束,所以他把一切写下来,希望有人能记住。”
    林淑芬轻轻翻开日记,第一页写着:
    “如果有一天,有人看到这些文字,请告诉世界,我们曾试图阻止这一切。”
    她的眼眶湿润了。她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记录历史的责任,更是让那些被遗忘的声音被听见的使命。
    她轻轻合上日记,低声说道:“谢谢你,林先生。谢谢你让这段历史重见天日。”
    林振南没有说话,只是望着窗外的群山,眼神中透着一丝释然。
    几天后,林振南在睡梦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