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知道多少?”李振国问。
“足够证明你是清白的。”刘德顺从屋里取出一叠泛黄的文件,“这是当年任务结束后,我偷偷藏起来的部分原始记录。我一直没交给组织,是因为我知道,总有一天,你会需要它。”
李振国接过文件,双手微微颤抖。
“谢谢你。”他低声说。
“不用谢。”刘德顺拍拍他的肩膀,“我们都是老兵,心里都明白,有些事不能忘,有些人不能倒。”
……
三天后,《民声日报》再次刊登了一篇重磅报道:《尘封三十年的秘密任务:一场正义之战的真相》。
文章详细还原了1978年那次行动的真实经过,并附上了刘德顺提供的原始文件复印件。文中指出,当年李振国带队执行的任务,是为了摧毁一处敌方特工训练基地,而所谓“误伤平民”的指控,完全是敌方伪造的宣传手段。
报道一经发布,舆论哗然。
许多当年参与行动的老兵纷纷站出来作证,支持李振国的说法。而那些试图抹黑他的人,反而陷入了被动。
几天后,官方正式回应此事,确认李振国当年的行动完全符合军事纪律,并对其英勇行为予以表彰。
李振国站在四合院的槐树下,看着报纸上的新闻,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他知道,这场风波过去了。
但他也知道,斗争永远不会结束。
……
转眼又是一个春天。
南锣鼓巷的槐花开了,香气扑鼻。孩子们在巷子里奔跑嬉戏,笑声回荡在古老的青砖之间。
李振国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本旧书,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温暖而柔和。
王秀兰走过来,给他端了一杯茶。
“你还记得当初为什么要卷入这些事吗?”她轻声问。
“记得。”李振国笑了笑,“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值得守护的东西。”
王秀兰看着他,眼神温柔:“你这一生,过得值吗?”
李振国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望着远处的天空,良久才缓缓开口:
“如果有来世,我还愿做这个时代的人。”
风起,槐花飘落,像极了当年战场上飞舞的雪。
属于他们的故事,已经写进了历史。
而新的时代,正由年轻人们书写。
李振国坐在槐树下,看着手中那份泛黄的文件。阳光透过枝叶洒在他脸上,斑驳陆离,像是岁月留下的印记。
王秀兰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将茶杯放在石桌上,轻声道:“你真打算把这份资料公开?”
“是。”李振国点头,“这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我的清白,更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真相。”
王秀兰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可这样一来,势必会牵扯出更多的人。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知道。”李振国放下手中的文件,目光坚定,“但如果我们不站出来,谁来为那些被遗忘的人发声?”
王秀兰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你总是这样,明明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却偏偏要趟这趟浑水。”
“如果我能安稳地活着,而真相却被埋没,那我这一生也不会安心。”李振国笑了笑,“你还记得刘德昌吗?他在战场上救了我一命,也正是因为那次任务,我才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
王秀兰轻轻叹了口气:“你说得对,只是……我担心你。”
“别担心。”李振国握住她的手,“我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我了,我会谨慎行事。”
就在这时,院门被人轻轻推开,林淑芬走了进来。
“你们聊什么呢?”她笑着问。
“在讨论要不要把那份资料公之于众。”王秀兰回答。
林淑芬闻言,神色一凝:“我刚从报社回来,听说上面已经派人开始调查这件事了。他们想借这个机会,彻底抹黑你。”
“看来他们终于坐不住了。”李振国淡淡一笑,“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历史。”
林淑芬走到他面前,低声说:“老李,我知道你不怕他们,但这次不一样。他们背后有更大的势力支持,一旦出手,就不会留后路。”
“我也不会给他们留后路。”李振国站起身,目光如炬,“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揭露真相,打击腐败。现在轮到他们反扑了,但我不会退缩。”
林淑芬看着他,良久才点了点头:“好,我陪你一起。”
……
第二天一早,李振国便带着那份资料前往《民声日报》。
林淑芬已经安排好了记者团队,准备连夜整理资料,并在次日刊登一篇深度报道。
“这篇报道一旦发布,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林淑芬看着李振国,“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李振国微微一笑,“我只是